张靖:量子科技“无人区”的探索者

text":"【张靖:量子科技“无人区”的探索者】对于由成千上万个电子元器件和光学元器件组成的超冷原子实验平台 , 长期从事超冷原子物理和量子光学研究的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张靖早已了然于胸 。
上世纪90年代 , 张靖师从彭堃墀院士 , 开始踏入量子科技研究领域 。 本世纪初 , 他从国外学成归国 , 率领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 , 勇闯这片科研“无人区” , 在全国率先启动超冷原子研究 。 “一方面 , 超冷原子是国际的前沿研究课题 , 也是我们国家的重大需求 , 它在国防、精密测量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另一方面 , 这一选择是向人类未知领域的挺进与挑战 。 ”从一开始 , 张靖便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
在超冷原子实验平台前 , 张靖正进行着实验 , 密密麻麻上万条激光线 , 要保证每条角度都无比精确 , 连“一根头发丝的差距都没有” 。 在枯燥乏味的基础物理研究领域 , 他与团队成员披荆斩棘 ,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 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 20年来 , 实验室是他最主要的活动场所 , 也是他最喜欢待着的地方 , 争分夺秒加班做实验 , 在夜深人静时抓紧学习阅读文献资料 , 于他来说早已成习惯 。 全身心投入科研 , 平心静气地穿梭在精密仪器间 , 聚精凝神忘我于尖端实验中 , 张靖的信心和决心一以贯之 。
20年来 , 张靖率领团队在量子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玻色——费米混合气体实验平台 , 成功完成了国内第一个费米气体量子简并实验 ,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张靖主持研究的“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此前他作为主要完成人 , 还分别荣获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量子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并行处理和突破经典物理极限 , 极大地扩展信息运算功能 , 使计算速度呈指数级增长 , 已在特殊的专用计算方面显示出量子优越性 。 量子态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 为通信网络的保密和安全提供了保障;量子态的压缩和纠缠等特性 , 可以实现超越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 , 在时频同步、电磁场测量、定位导航、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科学研究越深入 , 张靖越沉醉其中 。 今年 ,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团队又获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 张靖与团队成员继续在量子科技研究领域奋力前行 。
30岁成为博导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虽获得诸多荣誉 , 但认识张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和与从容 。 20年来 , 他一方面沉着攀登量子科技高峰 , 另一方面乐此不疲地活跃在三尺讲台 , 致力于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 “一流的人才 , 一流的科研团队 , 才是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 ”他说 。
张靖给团队定了一周一次的学术讨论“必修课” 。 “我是在高中时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的兴趣 。 ”他回忆说 , 这深受父亲的感染和影响 , “父亲常鼓励我多读书、多思考 。 ”张靖也鼓励学生们多读文献、多思考 , “每次讨论都是一次观点碰撞 , 大家经常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 ”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所培养的一大批青年学者也成长为国家和省级科研骨干 , 活跃在我国量子科技研究最前沿 。
“风雨砥砺鼓征帆 , 快马扬鞭自奋蹄 。 ”20年来 , 张靖把对三晋这片热土深沉的爱 , 把造福于祖国和人民的豪情壮志 , 化作日复一日的不懈奋斗 。 今天 , 他的奋斗目标坚定如初:“回望过去十年 , 我国量子科技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科技发展新目标和路线图 , 也让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 。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 新使命需要再赶考 , 再赶考呼唤新担当 。 作为二十大代表、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 , 我和团队成员将与所有科研人并肩奋斗 , 勇挑重担 , 踔厉奋发 , 聚焦科技创新前沿 ,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 用实际行动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 为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李林霞)
来源:山西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