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杭州飞来峰是著名的景点 , 飞来峰附近的灵隐寺有个冷泉亭 , 同样颇有渊源 。
人们根据飞来峰与冷泉亭的名字 , 写了一副传世名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此联既集合了飞来峰、冷泉亭的特点 , 又具有禅味 , 符合灵隐寺的佛家氛围 , 看上去简单 , 实则韵味无穷 , 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更引起了大量的模仿之作 。
我是真游泳的猫 , 一个对联达人 。 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动动手指 , 关注我哦 。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由飞来峰名联引发的15副对联 , 同样令人赞不绝口 , 收藏起来细细品!
喜欢对联的朋友 , 赶紧把文章收藏下来吧 。
第1副对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
这副对联算是对原对联的一种回答 , 最妙的地方在于回答得很无赖 , 有点类似现在网络流行的“废话问话” 。 例如“我上次吃饱的时候还是在上次 。 ”“这个西红柿一股番茄味……”
当然 , 由于原对联本身很有禅机 , 无赖的对答也显得颇有巧思 。
显然 , 作者之意 , 不必去问飞来峰与冷泉亭的来历 , 我们只需感受“冷”与“飞”的特点 , 感受自然本身的奥秘 , 感受天地存在的禅意即可 。
第2副对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
这个对联是正儿八经地回答 , 但是回答得很有趣味效果 。
因为“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这副对联 , 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回答 , 想要正经回答 , 其实也做不到 。
但作者却偏偏引经据典 , 说什么冷泉是从大禹治水的时候开始冷起 , 飞来峰是从项羽那里飞来的 。
因为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 把山拔起来了 , 山峰就飞来了 , 哈哈哈 。 这种回答 , 表面上一本正经 , 肚子里却憋着笑 , 让人感觉十分有趣 。
第3副对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
古代人特别喜欢有和无这对反义词 , 无中生有 , 有时还无 , 有无之间 , 耐人寻味 。
而这副对联立足点恰恰在于有和无 , 构思精妙 , 令人佩服 。
第4副对联:在山本清 , 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 , 峰从天外飞来 。
前面几副对联 , 并没有改变原联的格式 , 只是修改了两个字 。 而这副对联的解答 , 是通过增加字数来实现的 。
增加了字数之后 , 含义就更加丰富了 。 “在山本清”与“入世皆幻” , 换言之是红尘与禅境的不同 , 不同之中又获得了协同 。
换言之 , 这副对联算是参禅的一副对联 , 人们往往不能脱离红尘纷扰 , 却又心向禅林 , 能与不能之间的平衡点 , 恰恰是这副对联的立足之处 。
第5副对联:山峰且有飞来悔;泉水偏从冷后传 。
这副对联有些脑洞大开 , 运用拟人的手法 , 赋予飞来峰和冷泉人格化 , 增添了表达效果 。
下联说冷泉因冷而传名 , 立论中规中矩 , 但是上联说飞来峰飞来之后是后悔的 , 这就妙不可言了 。
为什么“山峰且有飞来悔”?作者没有加以解答 , 全靠个人猜想 。
譬如说 , 飞来峰原本在天外 , 不必受世俗沾染 。 如今到了灵隐寺附近 , 成为了游客观摩的对象 , 本来是自在的 , 如今却反受红尘牵累 , 这大概是“悔”之所在吧 。
虽然佛家有云:“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但那些自认为自己是高人的人 , 对于俗人 , 总是难免不屑一顾的 。
第6副对联:泉水澹无心 , 冷暖惟主人翁自觉;峰峦青未了 , 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
此联之妙 , 在于运用反义词 , 增添了禅味的形象化表达 。
“冷暖”、“去来” , 相反相成 , 耐人寻味 。
【文旅部|峰从何处飞来?由飞来峰名联引发的15副对联,同样令人赞不绝口】此外 , “峰峦青未了”化用了杜甫《望岳》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
“泉水澹无心”化用了韦应物《南园陪王卿游瞩》诗句:“形迹虽拘检 , 世事澹无心 。 ”
推荐阅读
- 周边游|景区酒店全面过剩,文旅资产的“明斯基时刻”何时休?
- 文旅部|日照旅游吃+买海鲜土著plus攻略言不踩坑
- 文旅部|全球夜生活之都,中国最美省会城市之一
- 旅行社|哪些国家的地图,“装得下”狭长的智利?
- 旅游业|中国沙漠第一泉,曾为敦煌三大奇迹之一,如今全靠“输液”续命
- 乡村旅游|迪拜的沙漠“鬼镇”,白天出现夜晚消失,原因让人唏嘘不已
- 文旅部|四川一避暑胜地,水乡和藏寨的结合体
- 文旅部|宁夏旅游,这些别错过,快来看看
- 服务质量|香格里拉旅行,不要错过这家诗情画意的酒店,带上你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