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 , 获奖科学家分别为法国科学家阿兰·阿佩斯, 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瑟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 。
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三位获奖者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
量子力学 , 大家听起了也许有些耳熟 , 但是最令人注目是 , 现场解读获奖成果时 , 竟然有一张含有中国量子卫星的图片 , 上面显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 。
获奖者没有中国人 , 为什么获奖现场会有中国量子卫星的照片呢?这让很多人感到疑惑 , 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吗?请点个赞 , 听我慢慢解释 。
其实 , 在这三位获奖的科学家中 , 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和中国的关系密切 , 因为他是这国顶级量子力学专家潘建伟教授的导师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 潘建伟就师从安东·塞林格 , 研究量子信息 , 后来他学成归国后 , 就主导研究并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 此次出现在诺奖公布现场的 , 正是“墨子号” 。
其实 , 在此次获奖的成果当中 , 潘建伟教授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 他在《知识分子》对他的专访中表示:除了导师获奖的那篇理论文章之外 , 其他四篇量子通信实验的文章里都有他的名字 , 要么是第一作者 , 要么是第二作者 。
所有的实验工作都是他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的 , 潘建伟教授是把导师的想法完成实施的人 , 如果没有他们后面对量子优越性的验证 , 和“墨子号”通信卫星的话 , 那这个领域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梦想 , 而不是现实 。
正是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 , 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了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 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 证实星地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 让很多人看到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巨大前景 , 三位科学家才能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中国量子卫星图片现身2022年诺奖现场,获奖者却不是中国人】
所以此次诺奖的获得 , 潘建伟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 , 和“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 , 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 这就是中国量子卫星的图片会出现在本次诺奖现场的真正原因 。
为中国科学家为本届诺奖的巨大贡献点赞
关注我 , 聊更多有趣话题
推荐阅读
- 为证明时间不存在,科学家让一名女性在洞穴住了130天,结果怎样
- 我国科学家:这颗星球,又有新发现!
- 全球磁场强度已下降9%,可能危害地球环境变化,地球将变成火星?
- 元宇宙不存在,是骗局吗?
- 人兽杂交实验可行吗?日本批准了“人兽杂交胚胎”实验, 是科学创新, 还是灾难的开始!
- 最新科学解释,揭秘金字塔建造全过程,古人的智慧简直颠覆想象
- 物理学家何祚庥:不要盲目自信,我们的科学水平与西方差距很大
- 科学和哲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新冠病毒又一次超级变异!美国科学家为世界贡献超强致命性变异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