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而李玩则是受害者


《狗十三》,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而李玩则是受害者


文章图片


《狗十三》,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而李玩则是受害者


文章图片


《狗十三》,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而李玩则是受害者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狗十三》 , 每个人最终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 随着长大人们渐渐学会了向命运妥协 , 争取做一个大人眼中听话了的懂事了的孩子 , 可是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代价 。 影片中的李玩打小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 而亲生父亲跟另外的女人重组家庭并有了一个孩子 。 主人公像极了平凡人 , 没有那么好 , 可也没有那么糟 。


一天 , 爷爷不小心把狗弄丢了 , 她发了疯似的满街寻找 , 大街小巷里回荡着她的喊叫声“爱因斯坦 , 汪汪!”哭喊的画面跟随着刺耳的音乐一起运动 , 给观众带来生理不适 。 李玩的喊叫不止是在寻狗 , 更是在释放那个情绪被压抑许久的自己 。 爱因斯坦的丢失 , 暗喻那个相信平行宇宙与真理的李玩也在家人的引导下 , 慢慢丢失 。 接着 , 李玩因迟迟找不到丢失的“爱因斯坦”而去酒馆买醉 , 但其实李玩要的只是一句道歉和安慰 。

奶奶常年不出门 , 却也因担心她而上街寻找 。 父亲得知此事勃然大怒 , 他拽着刚回到家的李玩上街寻找奶奶 , 奶奶找回来之后 , 父亲当着他们的面毒打李玩 , 掐着李玩的脖子让她跟他们道歉 。 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 , 李玩是封建教育的受害者 。 当李玩哭喊着说:我不闹了 , 我不找爱因斯坦了 , 父亲完成了第一次对李玩的扼杀 。 当李玩洗完澡 , 父亲开始了他假惺惺地精神PUA , 犹如这世界上大部分的父母一样 。
【《狗十三》,父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执行者,而李玩则是受害者】
他微笑地对李玩道歉 , 心疼地看着李玩脸上的巴掌印 , 哭着说:我打你是为了你好 , 是因为我爱你 。 被家庭精神控制的孩子 , 有谁没听过这句话呢 , 你爱我为什么要打我呢?原来表达爱意是用拳头吗?这句逻辑不通的话语却是大多数家长的口头禅 , 他们总是以一句长大后你就会懂了来掩盖他作为成年人而犯下的错误 , 错误的后果让小孩承担 。 小孩心里产生无比的愧疚与自责后 , 开始向父母口中的“成长”靠拢 。

来自家庭的精神内耗是一个孩子难以摆脱的噩梦 , 这些内耗引导着他们自卑 , 敏感 , 内心封闭 。 而这种成长 , 只是一场为世俗献上的饕餮盛宴 。 有人说李玩矫情 , 我不同意 。 之前父母的做法根本就是不对的 , 不应该的 , 现在的孩子挨打少了 , 这不是社会进步吗?不应该高兴吗?从来如此 , 便对吗?之前对孩子拳打脚踢 , 现在就应该也这样吗?当然不是 。 原始人还吃生肉呢 , 现在怎么不吃?

为什么现在家庭暴力减少了反而说是矫情?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委屈 , 都有痛苦 , 这不可避免 。 我们的父母肯定比我们被打的多 , 受的委屈也多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要这样对待孩子 。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 ,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 比打骂有效多了吧?李玩反抗、不满、一次次胡闹 , 得到的是家人的责怪 , 生气 。 最后爸爸暴怒 , 她之前的抗争最终也变成了屈服 , 被迫成长 , 被迫原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