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架构属性:空间、产品和消费者三者的关系( 二 )



再则 , 未采取一体化架构的零售企业往往会尽可能增加商品品类 , 通过范围经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 而实现一体化架构的零售企业为更好实现规模经济 , 往往会适当减少商品品类 , 这样就可以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 或者 , 假设相同的商品品类选择范围 , 实现了一体化架构的零售企业因为制造作为信赖背书 , 相对更容易追溯产品的生产质量 , 因此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感知成本 。
Williamson和Klein将市场的无效率归结为大量的小规模交易 ,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 , 会产生反复讨价还价和机会主义行为 , 当交易涉及专用性投资时 , 机会主义会因为专用性资产所产生的转租而变得更加突出 。 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 , 或因为异质性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 , 使得交易对象减少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 , 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
不同的组织治理结构反映了不同的解决交易问题的方案 , 纵向一体化在交易长期持续时是有优势的 , 等级制或科层制的管理可以把交易的各方联系起来 , 通过更广泛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协调性 , 提高效率 。

从企业运营管理层面来看 , 一体化架构能够通过供应链整合挖掘效率的潜力 。 供应链整合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纵向一体化理论提出的 , 纵向一体化是基于理论的概念 , 供应链整合是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和在应用层的细化 。 Zhao等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企业与供应链伙伴战略合作 , 共同管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流程 , 实现产品、服务、信息和资金的有效管理 , 以快速和低成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 有效的供应链整合能显著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与少数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供应链整合能减少搜寻成本;供应商更换频率的降低 , 进一步降低契约成本和议价成本;企业间信息共享 , 供应链整合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 , 能降低监督成本;通过联合制定战略和运营协作 , 能减少强制实施成本;
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充分的信息共享和运营合作 , 还能增强彼此之间信任 , 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 进而降低交易成本 。 因此 , 交易成本理论作为效率的理论 , 不但适合一体化的分析 , 也同样适用于运营层面的供应链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运营效率的分析 。
【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架构属性:空间、产品和消费者三者的关系】
但对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和对象 , 以流通企业为主体或对象的供应链整合研究很少 , 有学者认识到流通企业在供应链整合的作用和地位 。 而流通商借助渠道优势整合供应链趋势日益强化 , 并提出了批发商主导的、零售商主导的、第四方物流商主导的三种供应链整合模式 。
谢丽娟首创性的提出了逆向供应链整合的概念 , 即指由下游流通组织作为主导企业、上游制造商充当节点企业的从传统自上而下商品流通的推式视角转向自下而上商品创造的拉式视角的供应链整合过程 , 并提出可以借助供应链的再中间化策略来增进逆向整合效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