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 , 由于处在不同任务阶段时的需求不一样 , 探测器还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变化 。
因为这次任务与此前不同 , 并不是一去不复返 , 而是要成功挖土并把月壤带回来 , 所以人们就根据嫦娥五号的任务需求和工作过程 , 将整个飞行任务划分成了11个阶段 。 分别是 , 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 。
当然 , 一些报道为了将其进一步精简描述 , 往往会将一些任务合并在一起来说 。 不过 , 咱们既然要了解嫦娥五号“挖土”的种种艰难 , 还是得知晓详细的任务流程 。
它是如何挖土归来的?在2020年11月末 , 嫦娥五号搭乘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于文昌发射场顺利出发 , 探测器上的设备均处于主动段工作模式 。
紧接着它进入了地月转移轨道 , 并且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对日定向、轨道器太阳翼展开以及相关位置修正之后 , 到达了近月点 , 飞行耗时总计112小时左右 。
这之后开始进入近月制动段 , 在这一阶段完成两次近月点减速制动 , 最终进入了环月轨道 。
接下来 , 嫦娥五号就开始进行环月飞行 , 轨返组合体和着陆上升组合体渐渐分离 。 去往月球挖土的工作 , 就交给着陆上升组合体了 , 它从15公里的高度动力下降初始点 , 朝着月面软着陆既定地点下降 。
当其着陆时已经是12月1日晚上十一点多了 , 着陆点选在了距离Apollo和Luna探测器较远的位置 , 采集到了“年轻”的月海玄武岩样品 , 可以为月球的具体年龄以及演化过程中地质活跃的作用时间提供全新的参照 。
这之后嫦娥五号就抓紧时间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和挖土工作 , 将大量的月壤进行封装之后揣了起来 , 并且在12月3日开始从月面起飞 , 将带着珍贵月壤的上升器又送回了环月轨道 。
在环月轨道当中 , 轨返组合体已经等了很久了 , 最终于12月6日与其完成交会对接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是中国首次实现了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 。 在顺利将上升器的样本“拿”过来之后 , 二者又分离了 , 接下来的返乡之路 , 就只能轨返组合体自己走了 。
环月等待阶段过了大约6天 , 探测器的飞行就进入了月地转移段 , 轨返组合体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 并且完成了轨道中途修整 。
此外 , 返回器和轨道器也要分家了 , 二者在这里完成了分离工作 。
最后一个阶段再入回收 , 返回器现实经历了滑行 , 以再入的姿势进入大气 。 这之后又使用了半弹道跳跃式飞行 , 又一次再入 , 减缓了自己的速度 。
在到达开伞高度之后成功自主开伞 , 顺利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 , 带回了1731克月壤样品 。
中国航天技术处在进步之中从首颗返回式卫星回归遭遇的种种危机 , 再到嫦娥五号奔月返回的任务细节 , 以及最后取得的成功 , 都能看出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五十多年期间取得了怎样巨大的进步 。
那时的我们还在担心卫星会落到其他的国家 , 如今却已经熟练地让返回舱两次再入大气 , 不仅降落的位置十分精准 , 就连返回舱也十分完整 , 这如何不让大家感到骄傲呢?
推荐阅读
- “电磁撬”来了,最高时速1050公里,距离电磁火箭还远吗?
- 人类最早登月成功的美国,到底存在哪些令人怀疑的地方?
- 月球上发现15亿年前的飞碟残骸,很像奥陌陌!
- 星舰的第二次商业载人任务,美国企业家预定了一次月球星舰航班
- 科学家发现宇宙最强爆炸,原因只有1种,超出质能方程上限,可横扫生命毁灭文明
- 月球之后,火星将是人类踏足的最后一个星球?此后人类将再无目标!
- 科学的“科学方法论”和一般科学的科学方法论有什么差异
- 我们也要载人登月了?9年前开始准备,计划正稳步推进
- 一张古地图引发世纪谜案!月亮是监控器?一万年前的世界是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