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团队揭秘新冠病毒加帽新机制,为抗新冠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清华团队揭秘新冠病毒加帽新机制,为抗新冠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近日 , 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饶子和、娄智勇带领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团队找到了新冠病毒RNA“安全帽”的新戴法 , 并提出了相关药物研发新思路 , 为研发新的抗新冠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

【清华团队揭秘新冠病毒加帽新机制,为抗新冠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帽结构是新冠病毒mRNA(信使核糖核酸)在宿主细胞内发挥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结构 , 在新合成的mRNA的末端加上帽结构的过程被称为“加帽” 。 团队首次发现 , 新冠病毒能够利用其转录复制复合体中的单链核酸结合蛋白nsp9作为媒介 , 介导全新的加帽过程 。 以此为突破口 , 团队还观察到 ,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分子可以与nsp9结合更紧密 , 从而干涉加帽过程 , 并由此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 。
经过多次实验 ,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项抑制加帽反应的可能的“利器” , 这就是“induce-and-lock”(诱导-封闭)机制的提出 。 团队通过研究发现 , 治疗慢性丙肝的药品索非布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能够通过类似的机制共价连接到nsp9蛋白 , 阻止加帽反应 。
团队成员介绍 , 这是一个“请君入瓮”的过程 。 “就像打开一个口袋 , 抑制剂分子嵌合在袋口 , 再收紧 , 就可以更好阻碍功能底物与病毒蛋白质的结合途径 。 ”当索非布韦连接到nsp9蛋白后 , 药物分子与病毒的特有靶点巧妙结合 , 再通过构象改变让抑制剂分子紧紧“捆绑”住病毒蛋白质 , 让它不再发挥功能 。
这可谓是发现了和新冠病毒对战的“新打法” , 为认识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 为进一步发展高亲和力、全新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