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前地球生物种类在急剧减少 , 沙漠鱼就是其中之一 , 据科学家表示 , 沙漠鱼在6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于地球 , 但很可惜 , 这种古老的生物数量最少时仅仅只有38条 。
于是有网友就疑惑 , 为什么不将这些沙漠鱼迁徙到另一个环境中 , 这样不就能让它们繁衍壮大下去了吗?
确实人为迁徙是一个延续物种的好办法 , 但沙漠鱼从魔鬼谷迁出后 , 还是沙漠鱼吗?
带着这个疑问 , 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后 , 发现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 否则沙漠鱼的物种延续问题 , 就不可能成为全球网友关心的问题了 。
死亡谷
死亡谷位于美国加州沙漠谷地 , 是莫哈韦沙漠与科罗拉多沙漠生物圈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
300多万年前 , 由于地球重力因素 , 所以导致地壳被压碎 , 所以部分岩石凸起 , 部分岩石倾斜 , 到了冰河时代 , 湖水灌入低洼区域 , 再经过漫长岁月的蒸烤 , 这个大盐湖最终变得无比干涸 , 所以如今死亡谷表面 , 都是一层层泥浆跟盐积层 。
死亡谷全长225千米 , 面积高达1400平方公里 , 据文化残骸得知 , 此地早在9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印第安人活动的痕迹 。
但死亡谷却是在150年前才被”恶名远播“ , 因为1849年 , 一支淘金小队在横跨死亡谷时 , 因为受到死亡谷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 , 所以导致淘金小队多人遇难 , 因此事后成功穿越这片危险地带的人 , 就说了句:”“Goodbye death Valley 。 “(再见 , 死亡谷)
这也就是“死亡谷”名称的由来 , 因为死亡谷海拔较低 , 周围突出的高山有挡住了湿润的海风 , 所以死亡谷就成了北美洲最炎热、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
夏季平均气温在华氏100度(37.7℃)以上 , 最高纪录为华氏134度(56.7℃) 。
但就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 , 却坚强的生存着一群沙漠鱼 , 称它们为”鱼坚强“一点都不过分 。
魔鬼洞中的沙漠鱼
魔鬼洞在死亡谷的东部96公里处 , 它下方的约60平的小水池 , 就是沙漠鱼的栖息之地 。
魔鬼洞中的小水池 , 常年水温在33.3℃~33.9℃之间 , 而且小水池因为有2个月无法获取足够的阳光 , 水池中的藻类光合作用降低 , 水中含氧量极低 , 并且随着水分的蒸腾 , 盐分沉积在小水池中 , 所以水池中的盐度 , 是海水的4倍……
如此苛刻的生存条件 , 或许只有沙漠鱼能够生存在这里 , 但事实上 , 沙漠鱼的祖先 , 可以追溯到6万多年前 。
据科学家推测 , 可能在6万多年前 , 一部分鱼卵无意中被其他生物带到了这里 , 不过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 , 所以沙漠鱼的源头之谜 , 暂时还没解开 。
但不管怎样 , 沙漠鱼在死亡谷中苦苦坚持了6万年 , 这是不争的事实 。
如今这群沙漠鱼的平均体长在2.7厘米左右 , 它们属于鳉属类生物的一种 , 中文学名为魔鳉 , 也可以称为沙漠鱼 。
上世纪90年代 , 沙漠鱼还有500多条 , 可是到了2009以后 , 沙漠鱼数量急剧减少 , 最惨的时候 , 族群数量仅有38条 , 眼看着沙漠鱼数量如此稀少 , 而且全球只有魔鬼洞有这种鱼 , 如果这地方的沙漠鱼全部死亡 , 那么就代表着这一物种在地球上彻底灭绝了 。
所以就有很多网友呼吁 , 为什么不将它们迁徙到人为创造的环境中保护起来 , 比如大熊猫……
沙漠鱼还是原来的沙漠鱼吗?
科学家确实尝试过将沙漠鱼迁徙到人为环境中 , 因为仅存的沙漠鱼数量极少 , 所以科研团队就将沙漠鱼卵孵化后进行科学实验 。
科学家仿制了三个跟魔鬼洞水池极其相似的环境 , 好消息是 , 沙漠鱼能存活下来 , 但令人惊愕的是 , 在适应新环境后的沙漠鱼 , 开始逐渐变大 。
它们的生活习性、求偶行为等等 , 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 最直观的就是沙漠鱼体型的增长 , 它们由原来的2.5~5cm , 逐渐增长到了10cm , 甚至还在呈现不断变大的趋势 。
推荐阅读
- 科学对人类发明、探索进化史的贡献和作用是什么?
-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天然氧吧”
- 霍金预言或将成真?NASA成立专家团队调查UFO,真的有外星人?
- 外星接触者称获得来自第五维度昴宿星的重要信息:人类的觉醒时代已开启
- 雪貂有害怕人类吗?
- 高分1、2号卫星原始遥感影像数据
- “沙漠猪”是吃了人?还是它们的动物本能导致了变异?
- 风力发电机为什么都选三叶片?其实,科学家的脑洞超乎你的想象!
- 纪录片《王朝2》里的大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