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著名神经学家 , 玛格丽特·利文斯通(Margaret Livingstone)发表在 上的一项最新研究 , 正深陷舆论谴责的暴风眼之中 。
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据 News 报道 , 两百余名科学家联名写信要求 撤稿 , 美国善待动物组织(PETA)发声要求哈佛大学中止其研究 , 甚至许多人直接联系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呼吁彻底停止对这项研究的资助……
图片来源:Science News
不过 , 这项研究之所以激起如此大的波澜 , 不是因为什么欺世盗名的学术造假 , 而是因为在人们往往不甚留意的动物伦理方面引起了争议——
为了探明灵长类动物母婴之间依恋关系的机制 , 这项研究采取了如此研究方式:
拿走刚刚生产后母猴的幼崽 , 并通过实验人为激发它们的「母爱」 。
图片来源:文章截图
简单来说 , 在这项研究之前 , 已经有诸如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了;
刚出生的幼猴若是被与母亲分离 , 它们会对「柔软的」假妈妈 , 即软布、毛绒玩偶等柔软的物体产生类似对母亲的依恋;这种依恋非常基于触觉 , 换成「坚硬的」者「能喂奶的」妈妈都没有这么显著的效果——仅仅是一块软布都可以使幼猴的存活率更高 。
图片来源:一些针对幼猴对母猴依恋机制的研究
至于哈洛如何得到这些研究结果 , 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但由于对「母猴对幼猴的依恋机制」还未知 。 因此 , 利文斯通的研究即为补全这部分结果——触觉也可能触发灵长类动物母亲对婴儿的依恋(母性行为) 。
为了进行这项实验 , 利文斯通从五只刚结束分娩的母恒河猴手中夺走了它们的婴儿 , 并替换成了材质上与正常婴儿差不多 , 但是不具备任何婴儿行为特征的毛绒玩具 , 然而这不仅缓解了母猴失去幼猴的焦虑 , 培养出了母爱般的「依恋」;甚至有母猴在真正的幼猴被送回来后依然只依恋毛绒玩具 。
对毛绒玩具小鼠展现出依恋的母猴
选择毛绒玩具而不选择自己真正婴儿的母猴
此前 , 利文斯通花了 40 年时间研究猴子的视觉 。
为了确定大脑中负责识别面孔的部分是如何发育的 , 她的研究有时会将刚出生的幼猴从母猴身边带走 。 而在 2016 年的发一些研究中 , 利文斯通团队缝合了两只猴子的双眼眼睑 , 让它们失明一年以避免接触任何面孔 。 还有四只猴子则仅被允许每周两小时对面孔进行「视觉体验」 , 其他时间由戴着面罩的工作人员饲养 。
【知名院士因实验太残忍遭网暴,200 余名科学家联名要求撤稿】最终 , 今年这份研究报告中采取的研究方法 , 引发了国际灵长类学会副会长凯瑟琳·霍巴特(Catherine Hobaiter)的担忧 。
霍拜特指出 , 几十年来的研究都证明了母子关系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是多么重要 。 她说 , 利文斯通最近的论文对灵长类动物行为的理解毫无意义 。
10月17日 , 这位在野外研究灵长类动物已有 17 年的学者 , 连同她的研究生加尔·巴迪希(Gal Badihi)和 250 多名动物行为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博士后 , 联名致函 , 要求其撤回利文斯通最新发表的文章 。 这封信写道:
「虽然我们无法征求猴子的同意 , ……但我们可以停止使用、出版和积极推广故意造成极度痛苦的残忍研究方法 。 」
官方表示已经开始对此批评进行评估」 , 但拒绝进一步置评 。
推荐阅读
- 椭圆星系的前身?最古老的星系!揭开真面目了!
- 原初引力波探测经历“一千零一夜”
- 太阳系有多渺小?在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中,太阳系只是一粒尘埃
-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层和地层分布环境的地质学
- 为什么没有证据,但坚信有外星人存在?用宇宙数据分析
- 最模糊的地球照片:只占了0.12像素,却能让人重新认识宇宙
- 宇宙中存在多少个星系?
- 神秘泡泡横跨银河系,长达25000光年,到底什么来历?
- 地球是沙子,人类是细菌?最远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