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它是谁?
它的名字里有一个“兰”字 , 但它并不是兰花 , 甚至连被子植物都算不上 。
它是一种裸子植物 。 但它不像松树、柏树、银杏等木本的裸子植物一样 , 它是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草状木本植物 。
【它生长十分缓慢,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却能活三千年,乌龟都甘拜下风】草状木本 , 怎么形容它呢?就是长得像草一样 , 但是却有粗壮木质的茎干 。
它的名字叫百岁兰 。
我觉得给它取名“百岁”有点过于小气了 , 因为它能活千岁呢 , 乌龟都得陪它长大 。
百岁兰与恐龙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 , 只可惜恐龙灭绝了 , 而它却幸存了下来 。
非洲近海的安哥拉沙漠 , 物种稀少 , 人烟罕至 , 百岁兰却在这里安静地生活着 , 与世隔绝 , 漫长而孤独 。
直到1859年 , 有一个奥地利植物学家和探险家来到了安哥拉沙漠 。
这位来访者名叫FrederichWelwitsch , 他在安哥拉沙漠里探险时发现了百岁兰居群 。
在此之前 , 人们几乎没有见过百岁兰 , 没有人认识它 。 这位探险家第一次看见百岁兰的时候 , 觉得真不可思议 , 世界太奇妙 。
只见百岁兰的样子就像一条奄奄一息的八爪鱼 , 半死不活 。 它的茎像废弃了多年的大树桩 , 两条叶子好像被蹂躏过似的撕裂开来 , 形成了张牙舞爪三头六臂的样子 , 活脱脱一只陆地八爪鱼 。
然而这个疲惫的人类却两眼放光 , 欣喜若狂 。 次年 , 在伦敦林奈学会上 , 这种“陆地八爪鱼”植物被植物学家们描述成了新物种——百岁兰(拉丁学名:Welwitschiamirabilis) 。 Welwitschia就是以那个在安哥拉沙漠中第一个发现它的奥地利植物学家拉丁化的名字 , 植物学家们喜欢以第一个发现新物种的人的名字为植物命名 , 以表示纪念 。
百岁兰木质化的茎干
因为没有找到很好的证据证明百岁兰有亲戚 , 所以植物学家们单独给它安排家谱 , 它属于百岁兰目 , 百岁兰科 , 百岁兰属的唯一物种 , 孤家寡人 。
拉丁名属于学术应用范畴了 , 太难记 , 国外人们更愿意叫它的土名TreeTumbo 。 中国的植物学家则给它取中文名百岁兰 。
随着时间飞逝 , 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 , 陆陆续续地有植物学家在安哥拉和纳米比亚沿岸的纳米布沙漠(NamibDesert)地带发现了百岁兰的其他成员 。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百岁兰
北京植物园的百岁兰
和绝大多数裸子植物一样 , 百岁兰也是雌雄异株植物 。
怎么辨别雌株和雄株呢?就看它的生殖器官了 。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 , 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孢子叶球 , 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
裸子植物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分别叫大孢子叶球和小孢子叶球 , 不过为了听起来更舒服点 , 这里就叫它们球花吧 。
雄球花和雌球花的长相不一样 , 雄花红色 , 雌花橙黄色 , 球果松塔状 , 就和松科的球果一样 。
松树的球果
不过 , 松科是风媒传粉的 , 而百岁兰是虫媒传粉 。
纳米比亚的一到三月是百岁兰的花期 , 虽然天气炎热 , 但丝毫不影响雌雄球花散发出树脂香气 。 这些香气吸引了它的传粉者 , 尤其是一种和它同名的叫Welwitschia的昆虫 , 它们最喜欢在球花上来回爬动寻找蜜汁 。
百岁兰每日按节律分泌一些滴液作为奖励 。 这样的默契好像是约定俗成的 , 百岁兰的祖先和Welwitschia昆虫的祖先从三叠纪就开始形成了这样的默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