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扔在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过了半个世纪,成野生“实验室”( 二 )



原来 , 人类在当初进入太空的时候 , 就尝试携带微生物 , 想看看在没有地球磁场和大气的保护之下 , 这些微生物直面辐射时会表现出怎样的情况 。 事实证明 , 辐射和温度都能够将微生物直接“杀死” , 所以它们能在纸尿裤里面存活50多年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 但尽管如此 , 大家还是对此充满期待 , 毕竟万一真的有“奇迹”发生呢?
关于人类扔在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的真实情况 , 恐怕只能等到未来再有人登月时才能揭开了 。 如果这些微生物真的存活了下来 , 那就说明在那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 , 依旧会有生命诞生的可能!

月球会像地球一样诞生生命吗
说到这里 , 肯定有人对太空纸尿裤的来历很感兴趣 。 因为咱们都知道“人有三急” , 即使是进入了太空 , 生理需求依旧是要解决的 。 正因如此 , 纸尿裤就出现了 , 需要注意的是 , 现代婴儿使用的纸尿裤 , 其实就是源于“太空纸尿裤” 。
“太空内急”很尴尬
随着飞入太空的宇航员越来越多 , 大家对于宇航员们的日常生活就非常感兴趣 。 而太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生理用品了 , 要知道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在步入飞船之前 , 就因为紧张尿急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 后来 , 更多的宇航员面临着解决生理问题的需求 , 就这样“太空纸尿裤”的研发正式提上日程 。

加加林
当时有一个叫做唐鑫源的华人工程师 , 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材料 , 它的吸水能力极强 。 根据这一特性 , 他很快就设计出了适合宇航员们使用的“大号纸尿裤” , 这时纸尿裤的学名还叫做“Maximum Absorbency Garments” , 翻译过来就是“最大吸收性的衣服” 。
资料显示超强吸收的材质被使用在一次性尿布中 , 尿布可以承受400倍重于它的重量 , 它的出现可以使得阿波罗号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舱外活动的时间至少可以待到六小时 。

唐鑫源
值得一提的是 , 咱们的“中国飞人”杨利伟当年在神州五号升天之际 , 也是穿着特制的纸尿裤的 。
当然 , 围绕着太空纸尿裤还发生了这样的囧事 , 在2006年完成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诺瓦克在2007年时算是让纸尿裤的效用再次被刷新了 。 原来当时为了“捉奸” , 愤怒的诺瓦克从休斯顿开车前往奥兰多 , 这一路上她都没停车 , 直接穿上纸尿裤在车上解决 。

诺瓦克
需要注意的是 , 虽然现在宇航员依旧会使用到纸尿裤 , 但是在舱内生活的时候一般就是使用厕所了 。 毕竟纸尿裤还是有些不舒服 , 现在的太空厕所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 , 能够让宇航员们获得更好的体验 。
从上文就可以看出 , 纸尿裤这种“黑科技”其实就是来自于航天科技 , 大家不知道的是 , 其实航天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 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源于航天科技 , 你知道有哪些吗?

太空“马桶”
生活中的航天科技
首先 , 就是咱们经常吃的方便面 。 对于方便面 , 我们总觉得商家欺骗消费者 , 明明图里的蔬菜叶和牛肉粒那么大 , 打开之后却只有干瘪的一小包 。 其实方便面蔬菜包的灵感就是源于航天科技 , 由于长期保存和便于运输 , 航天员吃的蔬菜大部分都是“脱水”的 , 就像蔬菜包里的一样 。

中国空间站伙食
其次就是数码相机 , 这算是现在很常见的电子设备了 , 帮助我们记录了许多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 可是你知道吗 , 数码相机当中的CCD芯片其实与航天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
专家表示CCD芯片(电荷耦合元件)的研究与开发是为了解决太空图像的捕捉与对地传输难题 ,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更安全、快捷地将太空拍摄的图像传回地球 。

数码相机
【人类扔在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过了半个世纪,成野生“实验室”】此外还有防噪音耳塞、医用CT机等等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 , 其实背后都有航天科技的影子 。 所以千万别小看航天科技的发展 , 它确实能为咱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和不一样的感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