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 , 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 , 并结合遥感探测数据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刘建军领导的研究团队 , 通过将月球返回样品的实验室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与以往获取的月球样品进行对比 , 证明嫦娥五号月壤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其富含的富铁高钙辉石引起的 , 而非此前遥感探测推断的橄榄石富集 。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我们的研究解答了过去对月球晚期玄武岩遥感光谱解译的疑惑 , 纠正了月球晚期玄武岩独特遥感光谱特征的物质成分解译结果 。 ”李春来告诉记者 。
基于以往地基望远镜和月球轨道器遥感光谱数据 , 研究学者曾经普遍认为 , 月球正面西部晚期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区域富含橄榄石 。 这种富含橄榄石的矿物学特征是理解月球晚期玄武岩成因的重要因素 。
然而 , 由于缺乏实际样品 , 这一推论的正确性一直无法得到证实 。 嫦娥五号任务采集的月球样品 , 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
“由于富铁高钙辉石晶体结构的特点 , 其在光谱特征上与月球上常见的橄榄石光谱相近 , 加之国外历次月海采样任务鲜有以富铁高钙辉石为主的月球样品 , 导致了月球晚期玄武岩独特的遥感光谱特征常常被错误地解译为橄榄石富集所致 。 ”李春来说 。
研究团队的进一步分析显示 , 月表其他被认为是晚期玄武岩覆盖的区域与嫦娥五号着陆区有着相似的光谱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这说明 , 它们可能具有与嫦娥五号样品相似的岩石矿物学组成 , 都应是以富铁的高钙辉石为主 。
?李春来表示 , 这项研究对回答月球晚期玄武岩物质组成的问题 , 深化对月球热演化历史 , 特别是月球晚期火山活动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新进展】(来源:科技日报)
推荐阅读
- 咪咕要撑起元宇宙,亟需资本的力量!上市或已在日程?
- 阿波罗号的原型,被人忽略的真相,其背后的原因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 月球是如何“延寿”8亿年的?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揭开秘密
- 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
- 月球未解之谜:科学家们还是无法“看清”月球
- 嫦娥五号月壤成果不断!罕见物发现或让中国建月球基地,获得先机
- 难以置信的事实:月球正在远离地球,地月距离每年增加3.8厘米
- 我国官宣载人登月计划!建月球科考基地,月球有1吨200亿的罕见物
- 努力追赶中国,印度火箭1箭36星,官宣:2023年发射月球着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