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 , 中国人最喜欢吃“野味” , 这一方面有我国地大物博 ,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因素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吃“野味”曾经是“身份”的象征 , 比如将鲨鱼的背鳍割下来做成的鱼翅 , 曾经风靡一时的“活吃猴脑” , 那个都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 , 正是这种“攀比之风”让吃“野味”更多的成为了一种炫耀 。

正是因为许多人如此疯狂地吃“野味” , 所以当下大多数我国本土的野生动物都成为了保护动物 , 包括野猪、麻雀等相对常见且繁殖能力比较强的动物 , 它们虽然不是什么国家级保护动物 , 但也是三有保护动物 , 还有许多野生动物 , 像老虎、金钱豹就更惨了 , 它们要么极危、要么濒危 , 均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
那么 , 在我国有哪些被人吃到快灭绝的物种呢?还真不少 , 下面我们来说4种 。

第一种:娃娃鱼
娃娃鱼并不是一种鱼 , 而是一种两栖动物 , 只是它发出的声音(水下吐泡泡或者吞咽水 , 它没有声带)特别的像婴儿的啼哭声 , 故此得名 。 娃娃鱼的学名是大鲵(Andriasdavidianus) , 它们可是见证过恐龙兴与衰的物种 , 早在距今约1.6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 。

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 也是最长寿的两栖动物 , 在人工饲养下 , 它们寿命能超过100岁 , 同时娃娃鱼还是我国独有的物种 , 它们原本遍布大江南北 , 除了新疆、西藏、内蒙、吉林以及台湾没有自然分布外 , 其他省份均有野生种群 。
但是如今的野生娃娃鱼仅在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 , 数量也非常稀少 , 属于极危物种 , 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 , 而且在1988年就被我国列入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 。

娃娃鱼从几乎遍布全国 , 到如今的极危物种 , 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为的捕杀 。 毕竟在一些吃货眼里 , 管你是不是真正的鱼 , 只要跟鱼沾点边 , 就能吃 , 我国食用野生娃娃鱼的历史由来已久 , 原因无非两个:第一就是一些人人为娃娃鱼的肉具有药用功效 , 第二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将娃娃鱼的肉质鲜嫩大肆的宣扬 。
在近代 , 野生娃娃鱼甚至能被炒到一条上万元的高价 , 所以 , 很快躲过了数次环境剧变的娃娃鱼就被人吃到了极危 , 想要彻底恢复它们的种群 ,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第二种:白鲟
2022年7月21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长江白鲟的保护等级调整为“灭绝” , 这就代表着地球上又有一个物种在人们的关注下彻底的消失了 。
长江白鲟与大鲵一样都是活化石物种 , 它们早在距今约1.5亿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 , 也是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 , 它属于匙吻鲟科匙吻鲟亚科下的一种鱼类 , 而且是匙吻鲟亚科下仅有的两种鱼类之一 , 它的消失就意味着匙吻鲟亚科下仅剩下了一个属一种鱼类 。

白鲟的灭绝与大鲵一样都是人的“嘴”惹的祸 , 作为长江“鱼王” , 白鲟体型庞大 , 成年后平均体长在2.5米左右 , 体重平均200多公斤 , 最大的白鲟体长可达7米 , 重达一吨 。 如此大的鱼 , 怎么能不受到人的关注呢?
所以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有一个说法“千斤腊子万斤象 , 黄排大得不像样” , 其中的腊子说的就是白鲟 , 可见从古代开始 , 人们就已经尝到了白鲟的味道了 。

到了近代 , 长江流域的渔业捕捞量非常的大 , 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监管机制 , 无论大鱼小鱼统统都被渔网捕捞上来 , 尤其是像白鲟这样的大鱼 , 更容易被大网给网住或者缠住 。 虽然在1983年 , 我国就将其列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之中 , 但是当时的监管机制是比较松懈的 , 渔民们也没有什么意识 , 捕捞到之后 , 偷偷的卖掉或者吃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