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题:《江西有个“吉内得” | 谢天开》
【江西|江西吉内的稻田公园可荡秋千、摸鱼虾,无门票,意趣盎然】
壬寅国庆 , 我去了离家十多里路的“江西吉内得国家稻田公园” , 遂了我的一个夙愿 。 因在本乡又冠有“国”字名 , 早令我心驰神往 。 那天尽管家务缠身 , 我依然抽空前行 。
到那一看 , 果然名不虚传 , 景色超美 。 女儿迫不及待的拿出手机拍照 , 说那景致颠覆了她的想像;外孙、外孙女更是如入迷宫:荡秋千 , 摸鱼虾、玩清泉 , 沉浸于自己的童心世界 。 在外我也爱游 , 看到这里的美景 , 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吉内得大米誉满全国 , 吉内得风光也如此迷人 。 她是前几年打造的乡村振兴“高地” , 构想是建立于农耕文化 , 稻米文化 , 休闲文化 , 生态文化 , 研学文化之上 , 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 。 这里有老农业耕作技术的展示 , 有新农村建设的范本 。 是集山、水、田于一体 , 融吃、住、游在园中 。 因地处江西省莲花县高洲乡——高天岩脚下 , 连着红色名村高滩 , 尚在开发中的“高滩千米地下溶洞”就在近旁 , 有毛委员留下的足迹 , 有万亩富硒富锌大米生产加工基地 , 历史与现实感厚重 。 走进园区 , 浓浓的乡野情趣飘然而至 , 立刻被中国农耕文化的气息所陶醉 。 看园区农舍茅棚散落其间 , 每一个景点都有故事 。 山涧溪水潺潺而来 , 小渠水池波光粼粼 , 鸡鸭鹅犬 , 花鸟虫鱼 , 一派田园生态景象 。 若到春夏 , 这里更是“稻花十里香满园 , 蛙声蝉鸣渔歌天” 。 看着几十台不同形状又极富造型的古石磨 , 上世纪老农生活的情景又回到了眼前 。 我真想问问“这几十台石磨是从何而来?曾经的主人又是谁个?”连我这个乡野农人 , 见到这些古董也顿觉兴奋与好奇 , 感叹着它们的前世与今生 。 漫步于用石板铺就的田间人行道 , 曲径通幽 , 迂回环绕;五步一亭 , 十步一景 , 讲述着与稻米有关的轶闻趣事;偶遇着雕塑的耕牛、农人栩栩如生的耕作景象 , 人的思绪又回到了农业社时代 , 让人生出无限的想象;农业生产的各种作物种子 , 富硒大米的生产过程详详尽尽 。 虽是金秋也会想到 , 吉内得万亩稻田犹如电子大屏那样变换着色彩:水稻分蘖期犹如绿色地毯 , 油菜花开时好似金海扬波 。 一年四季 , 景色美奂美轮 。
来到吉内得实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前 , 人车如流 , 熙来攘往 。 农家乐里 , 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纯有机大米蒸出的饭香 , 走进厨房 , 只见农家菜做出的美馔佳肴 , 吸引着人的眼球 , 勾起了人的食欲 , 忍不住就想吃上几口 。 况且这是地地道道的“富硒大米”原产地 。 那些不远的游人本可驱车回家吃饭 , 也禁不住要在这里搓上一顿 。
没到中午 , 许多人就早早的就位于农家乐的餐厅、桌旁 , 连门口的餐桌也坐满了人 。 那场面 , 似乎此地不是游园 , 而是筹办酒席的人家 。 我不禁自嘲:这所有的人 , 都像是奔着“富硒米饭”而来或是慕名“莲花血鸭”才光顾的 。 不少人指着菜单上的一道道农家菜乐不可支 , 全然不顾价钱 , 那势头怎一个“乐”字了得!
酒足饭饱之后 , 有人要乘观光车盘旋至“吉米山顶” ,有人欲徒步拾阶而上 , 以体验山水城外的乐趣 。 山顶有民宿 , 有足球场 , 也有观景台;在这里 , 可以躺在椅子上任由紫外线的抚慰 , 也可以迎着习习凉风消暑 , 登山的疲劳会一扫而光;远道来的客人自然会放松心情 , 留宿一晚 , 美美的睡上一觉 , 享受一次“富硒水”的沐浴、自然氧吧的馈赠;若在观景台上举目北望 , 武功山脉高天岩的瑰丽一览无余;环顾四野 , 吉内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 如果坐上观光车沿景区道路漫游 , 你会触景生情又情不自禁的飘逸 。 奋进中的红色名村高滩也会令你流连忘返 , 你一定会想起大革命时期 , 毛委员率部来到高滩 , 举行行军会议时的情景 , 那铿锵有力的“高滩不散摊”的誓言依然激荡人心;更为惊喜的是:高滩地下溶洞开放也指日可待 , 届时“吉内得”更是游人心中的打卡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