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头部长出了4对触须 , 带给了盲鳗灵敏的触觉 , 能让它们感知到捕食者的靠近时带起的轻微水流变化 , 触须上面还有能够分辨不同鱼类味道的味蕾 , 用于寻找有价值的猎物 。
在资源极度缺乏的恶劣环境中 , 盲鳗进化出了能够在10到35℃的水中生存的本领 , 同时还可以半年不进食依然安然无恙 。 为了繁衍 , 它们变成了雌雄同体的动物 , 能够自己繁殖后代
最特别的是它的皮肤 , 同时具有防御、进食、呼吸几大功能 。
它们的皮肤与肌肉的连接并不紧密 , 显得松松垮垮 , 这种特殊的结构让它们在皮肤下有足够的空间 , 能轻松摆脱鲨鱼这类动物的撕咬 , 因为鲨鱼的牙齿本质上只是划过皮肤 , 而无法切断盲鳗皮肤下的肌肉 。
为了获取更多的营养 , 盲鳗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变得极度发达 , 身体中的盐浓度与自己所在海域的盐浓度变得一致 , 能够吸收可溶解的物质 。
同时它也能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 这让它们即使钻进了猎物体内 , 也不会被那里的缺氧环境憋死 。 而在外界 , 盲鳗还能通过鼻子进行呼吸 , 它们也是唯一一种通过鼻子呼吸的鱼类 。 除此以外 , 它们还拥有4颗心脏 , 一颗作为主泵 , 另外三颗作为辅助泵 。
等到3亿年前 , 被困在洞穴中的盲鳗们又因为一次地震重回海洋 , 成了海洋中令无数鱼类闻风丧胆的大魔王 , 根据化石资料显示 , 在这3亿年中 , 它们的身体构造基本没变 , 靠着吃老本都能纵横四海 。
盲鳗被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之一 , 它们既会滤食浮游生物 , 也会钻入动物尸体食腐 , 还会钻进其他动物体内啃食它们的内脏和鱼肉 , 直到只剩下鱼皮和鱼骨 。 人们曾在一条鳕鱼体内发现123条盲鳗 , 难以想象它生前遭受的痛苦 。
恐怖魔王竟成餐桌美食这么恐怖的生物 , 即便是被称为吃货大国的我国 , 还有喜欢吃鳗鱼的日本都没多少人会吃它们 , 当然 , 盲鳗其实并不是鳗鱼 , 日本人不吃也正常 。 但在韩国 , 盲鳗却成了被端上餐桌的美食 。 据美国加州的一名贸易公司经营者估计 , 韩国每年可能要消耗掉800万斤的盲鳗 。
最初韩国人是直接将盲鳗丢入稻草中 , 然后点燃稻草做成稻烧盲鳗 , 得到烧熟后 , 再将烧焦的硬壳去除 , 露出盲鳗的嫩肉 , 搭配简单的蘸料 , 据说味道非常不错 。 后来 , 韩国人又发展出了直接将盲鳗钉在钉子上 , 然后剥皮再放到火上烧烤的烹饪方法 。
因为盲鳗的生命力很强 , 即使被剥皮以后都还能生存几个小时 , 所以被放上烧烤架的盲鳗往往都还在扭动 。 这道美食 , 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 恐怕很难接受 。
盲鳗黏液或许能代替合成纤维在生物学上 , 盲鳗被认为是“原始脊椎动物” , 它们的骨骼完全由软骨组成 , 对它的研究也许能够解释一些脊椎动物特性的由来 。
盲鳗的黏液
除了盲鳗本身 , 它的黏液也正在被研究 。 很多常用的合成纤维 , 如尼龙、莱卡等其实都来自石油制品 , 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它们的替代品 , 而盲鳗黏液纤维正是可能之一 , 它不仅天然环保 , 而且经济划算 。
盲鳗黏液纤维的粗细程度是人类头发的百分之一 , 强度却是聚氨酯纤维的十多倍 , 而聚氨酯纤维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医疗口罩、绷带、军用装备等一系列领域 。
或许很多年后 , 我们都会穿上由盲鳗黏液纤维制造衣服也说不定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伟大的10大科学家
- 关于海流的小知识
- 美西方国家心惊了!中国悄悄拖走一颗北斗卫星
- 世界上还有多少头蓝鲸?其实它们早已濒危!
- 为什么说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与大脑的特殊保护机制有关
- 漓江出现一种奇怪的鸟,雄鸟捕鱼给雌鸟吃,雌鸟却用多次拒绝来测试雄鸟的忠诚
- 为什么海水越来越咸,河床越来越深?
- 智赢未来!快消品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 澳大利亚渔民从深海捕捞上来一个“怪物”,它有蟒蛇的头、鳗鱼的身体,以及两排密集恐怖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