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看秋色、品秋味、赏秋景,为秋天送行

栖霞山|看秋色、品秋味、赏秋景,为秋天送行

文章图片

栖霞山|看秋色、品秋味、赏秋景,为秋天送行

文章图片

栖霞山|看秋色、品秋味、赏秋景,为秋天送行

文章图片


秋天 , 从哪一天来到人间?是八月八号立秋还是九月二十号秋分?五十三岁的欧阳修 , 以一篇“秋声赋”的声 , 将秋天的肃杀、冷峻 , 夏天的盛极而衰等 , 通过一种悲鸣表达出来 。 这声音 , 童子听不到 , 唯有虫鸣相呼应 。

原来 , 秋天可以从声音中得来 。 宫商角徵羽 , 水木金火土 , 万事万物 , 都是相生相克 , 相互依存的 。 一场风后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 每一片落叶翩然飘落时 , 不是打着旋儿回归到母体身边?
喜欢秋天 , 没有原因 。 在人的身体尚不能感知秋的来到时 , 花草树木早已经用行动昭示物候 。 秋风中 , 葱茏的绿色逐渐变黄 , 葳蕤的生命 , 悄悄减除多余的累赘 , 为过冬做准备 。 我不知道最先红了的叶子 , 是哪一种植物 。 只是在不知不觉间 , 看到无患子的叶子 , 金黄了 。 乌桕树的叶子 , 红亮了 。 红花檵木保持着原有的红色 , 却偏偏忘了季节似的 , 又开了花 。

不只是檵木 , 那天在瘦西湖看到所有的琼花树上都结了将要盛开的花蕊 。 今年这个冷热不按常理出牌的夏秋 , 糊涂了一些植物的感知 。 不过 , 仅仅是少数 。 用佛教的“觉悟”来看 , 植物无论变色还是落叶或者凋落 , 无不是对于四季轮回的已知和早早安排 。
秋天最美好的气味 , 当然是桂花 。 桂花 , 木樨 , 花朵虽小 , 花香却霸气万分 。 桂花可能是最人无害的一种花卉了 。 可以吃 , 可以喝 , 可以安眠 , 可以定心 。 一碗桂花糖芋艿 , 最为应季的小食 , 满足身心之欲 。 一盘桂花炒年糕 , 好吃还有好吉兆 , 贵客临门年年高!
相比桂香的浓烈 , 菊香却是淡雅的 , 不用心感知不到 。 菊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本身东西 , 譬如气节、譬如坚贞 。 “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既赏菊花的美 , 又赏菊花的特立独行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那是五柳先生人淡如菊的象征 。

另一个将相思化为美妙诗词的李清照 , 一句“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胜出了丈夫太多 。 婉约的词人 , 却不是弱女子 , 她有着“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的指桑骂槐 , 让在文字上输了她一筹的丈夫 , 人格上也输了何止一筹?
【栖霞山|看秋色、品秋味、赏秋景,为秋天送行】那天去三湾游玩 , 目标明确 , 为的是看一种神奇的粉黛乱子草 。 沿着新修好时间不长的大学南路前行 。 大路中间的隔离树木 , 有一段居然全是金桂 。 明显看得出来 , 这些树木的岁月 , 比较浅显 。 它们有着差不多的高 , 差不多的枝 , 也一样有差不多金黄的、盛开的花!
于是 , 这一段的行程 , 只有享受了 。 仰面长啸也好 , 俯身观察也好 , 始终环绕在芳香馥郁的空气中 。 右边一个大院里 , 齐齐整整排了几十棵树木 。 一掠而过 , 好像是槐树 。 国槐的果实 , 长长挂着 。 椭圆的叶子 , 刚开始发黄 。 淡淡的黄 , 是皇家所说的“明黄”吧 。 透明鲜亮的色彩 , 轻快如跳脱的孩子 , 比起沉重的黄色 , 舒服了眼睛?远不止!

过了桂花这段 , 植物换成了樱花 。 樱花的叶子 , 在深秋也会变红 。 那是种深红的颜色 。 桃树也是 。 桃花的妖娆 , 在春天独占风光 。 秋天桃叶的美 , 是另一种风采 , 虽没有桃花的绝世风华 , 却能在众多赏叶植物中挣得一席之地 , 已经很不容易了 。
秋天的景 , 无处不在 。 农家门前晾晒的豆类、谷类、瓜果类 。 吃不完的瓜呀果呀 , 焯水后晒干 , 冬天买不到的美味 。 今年心血来潮晒了两斤豇豆角 , 冬天做一次一品锅 , 想想都美 。 借助太阳的力量 , 哪样东西不可以晒干收藏呢?
紫红色的扁豆 , 比扁豆更美的扁豆花 , 都是秋天的菜 , 秋天的景 。 风中的扁豆花 , 像蝴蝶一样翩翩着 , 招蜂惹蝶来传花授粉 , 全不顾即将到来的寒霜 , 依旧张扬不已 。 大南瓜躺在阔大的叶子里 , 慢慢变成大地一样颜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