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只有一个
歙县
“什么?这是哪?这个字怎么读?”
这样说吧
大家对徽州一定不陌生
中国版画的最高成就在徽州
中国篆刻的主流在徽州
京剧之母在徽州
......
而歙【shè】县便是中国文化史上
独树一帜的徽文化发祥地
它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
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
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是“中国徽墨之都”
是“中国歙砚之乡”
是“中国牌坊之乡”
可以说
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
撑起了徽州历史文化的半边天
当然
歙县的光彩
不光只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
还在于这里醉人的风景
它美如水墨画
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
一不小心就成了
徽州最美的小县城
02
赏不完的古韵
石潭村
“最上镜的黄色花海”
说起徽州的春天
大概90%的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婺源
但其实
真正的摄影天堂非石潭村莫属
石潭村知名度不高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地图上找这个地方
甚至很难发现
十多年前一张在亚洲国际影展中的得奖作品
才将这个静谧的小乡村带到众人面前
每年寒气刚刚退下
春韵就忍不住在山间遍地开花
连绵起伏的群山中
油菜花开得放肆
这种风景
要压根不需要找特定的地方欣赏
越往里走 , 越有野趣
村与村之间仅靠一条羊肠小道相连
山中云雾缭绕
身边各种小花争相盛开
方才明白
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既然远道而来
就别匆匆看景
不妨在村里留宿一两天
尝尝地道的皖南味道
感受淳朴的乡村生活
第二天就早起去等个日出
别忘了去观景台占个好位置哦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色
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调
静谧幽深的街巷
诗情画意的油菜花海
......
石潭的美
光谈表面或许太过泛泛而谈
它真正勾人的离不开12个字
三分繁花、两分清风、一分烟火
呈坎
“江南第一村”
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
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
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相比其他5A级物质文化遗产景区
呈坎古镇出奇的安静
走在高高的马头墙间
穿梭于幽深小巷里
仿佛看到温婉典雅的徽州女子走过来
由于村子八卦状的街巷四通八达
所以稍不留神就会迷失了方向
穿过仄仄的巷子
炊烟缥缈的拐角
墙面落雨留下的的痕迹
好像都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你不需要问路
七拐八拐总会找到出口
而在找到出口的那一刹那
小桥流水的静谧霎时侵占整颗心
沿边唠嗑的老人
岸边洗衣的大姐
每个人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平淡的一生
同时也是多少人羡慕的一生
到了盛夏时节
成片的荷花覆盖在水面
好像又穿梭到哪个园林里
荷池泛起微波
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曳起来
引来几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
原汁原味 , 古色古香
像一幅淡雅的国画
谁又能忍不住不被眼前的一切恍了神呢
阳产土楼
“专属于秋的喜悦”
初次听到它的名字
总觉得少了点徽州村落的灵气
直到亲眼看过它
才发现它确实是特别的存在
一栋栋土黄色方方正正的土楼
一座座 , 一排排
密密麻麻 , 依山而建
有点憨厚的可爱
没有马头墙
没有镂空花窗
也没有粉墙黛瓦
运用原汁原味的原材料
夯土成墙 , 伐木建梁 , 采竹为筋
青石筑基与铺路
房屋外观全是材质自带色
它丝毫不重视装饰
与大环境融为一体
一眼望去
倒是有种令人沧桑出世的感觉
春夏的时候来这里
总觉得除了震撼少了点惊艳
但是到了秋季
属于这里的舞台才缓缓拉开帷幕
村民和大自然联手
为这片山野之中的“另类存在”点缀
圆圆的晒匾上
铺满了红彤彤的辣椒和黄澄澄的玉米
阳产秋天的美是喜悦的
不像春天那么羞涩
夏天那么坦露
冬天那么内敛
秋风和煦轻柔
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或许是因为
推荐阅读
- 广元|广元第一座古典园林,18种不同的题材,是春天的最佳去处
- 颐和园|盘点中国十大禁区,游客禁止入内,吸引无数人探索背后隐藏真相!
- 盆景|西藏林芝:云缠雾绕 层林尽染
- 徽州|中国的秋天,哪儿哪儿都美
- 徽州|贵阳的景,真的比你想象中的,好看多了
- 无锡|无锡是一座很漂亮的都市,景色优美,很有必要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