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小伙花200万养山羊,30天后死去大半,4年后却赚5000万( 四 )


“寄生虫事件”后 , 羊再没有出现大量死亡 , 但仍不断有羊因各种“意外”死亡 , 这些意外包括 , 丢失、卡在栅栏里、受惊踩踏 , 等等 。

整个养殖场5000亩 , 山地大 , 草丛林地都有 , 为了避免羊群丢失 , 四周被栅栏围着 。
总有好奇的羊喜欢“探头” , 有的赶巧不巧地被卡在栅栏上出不来 , 要是羊自己挣脱不出来 , 又没有人及时救出 , 那么多半会死掉 。
羊群喜欢扎堆 , 一旦遇到危险等情况 , 很容易受到惊吓四散而发生踩踏 , 如果受伤的羊得不到及时救治 , 也容易死掉 。
每天在将羊群赶入羊圈后 , 员工都会清点上报数据 。 看着报表上的数字 , 每少一个都是损失 , 如果任由“意外”持续下去积少成多 , 那么对于养殖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
如何解决?在养殖场各处都安排上员工照看羊群?不切实际 , 这时科技就派上了用场 。
陈开飞买了数驾无人机 , 对整个养殖场实行分区实时监控 , 从高空俯瞰 , 不但能消除盲区 , 而且一旦出现意外 , 人员可以及时跟进处理 。
无人机的使用 , 又消除了养殖场一大安全隐患 , 也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

“洗药浴”、“无人机巡查” , 两个办法 , 两个棘手问题都顺利得到解决 , 之后的养殖之路似乎就顺畅了许多 , 2015年 , 他们一年销售了7000多只羊 。
如果按照2012年陈开飞送客户羊肉的价格 , 那么他们三个可算是创业成功 , 至少可以赚上千万 。
但是到了年底 , 三人一算账 , 2015年卖7000只羊的收入还没有之前一年卖2000只羊赚得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羊肉产业链?到底还是你敢想!中国饮食讲究一招鲜 , 而“鲜”字中就有一半“羊”的功劳 , 陈开飞销售的羊肉主要供应地是福建本省 , 其中福州一市就占了一大半 。
陈开飞所销售的羊肉都是每天早晨6点供货 , 过了中午12点没有卖出的羊肉就会自行收回 , 收回的羊肉会冷冻起来 , 然后以折上折的价格销售 。
陈开飞之所以会以这种方式销售 , 就是为了保证肉品的绝对“新鲜” , 他们销售的鲜肉“不过午” , 而过了午的羊肉即为冷冻肉 。
这种销售理念与当地人的饮食和食物购买习惯十分吻合 , 也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

但是一斤新鲜羊肉70元左右 , 而冷冻肉只卖10多元 , 这里外里的差价 , 使得陈开飞的羊肉成了“赔本赚吆喝” 。
要么涨价 , 要么延长销售时间 , 可陈开飞并没有这么做 , 他决定换个思路 , 仍主打自家肉品的“鲜”字招牌 。
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 , 陈开飞知道本地人喜欢吃羊肉 , 也愿意购买新鲜的食材 。 但如何在中午之前就销售出更多的鲜肉 , 仅仅依靠肉铺、超市等渠道看来还是不够 。
陈开飞发现福建当地纯粹做羊肉的餐馆并不多 , 于是他考虑是否可以增加一条销售渠道 , 那就是做餐饮 , 直接将羊肉端上顾客餐桌 。
羊肉产销一体化 , 做成羊肉产业链 , 这是陈开非的“愿景” , 而做主打羊肉的餐饮就是新的尝试 。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这次陈开非找的是从事餐饮20多年的胡思海合作 , 胡思海餐饮经验丰富 , 而且他也十分有意开羊肉馆 , 两方一拍即合 。
多了餐饮这条销售渠道 , 2016年陈开飞靠销售戴云山羊赚到了5000万 , 当然 , 那一年戴云山羊的出栏量也破了养殖场的记录——2.5万只 。

现在 , 陈开飞的戴云山羊的销售额逐渐增加 , 此外 , 餐饮、种羊繁育等 , 每年也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
陈开飞还开设了福建省努比亚农牧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 , 担任法人代表等职 , 他的“羊羊羊”版图还在扩展 。
当年那个从“卧龙岗”出来的工科男成功养了羊 , 其实网易的丁磊2009年就开始养猪了 , 人称“丁家猪” , 一头猪还曾卖到27万 。
除了他们 , 你还知道哪些养殖大户?
参考文献:1、陈开飞-天眼查
2、三农创业:小伙花7.5万买一只病羊 , 4年后靠它赚了5000多万 , 他如何做到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