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是真菌还是细菌

草莓炭疽是真菌还是细菌具体做法是,破膜后,马上摘除病虫叶、枯黄老叶,并移出棚外烧毁,把埋的深的草莓心四周的土扒开,露出草莓心晾晒,然后用600倍的草代合计、800倍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的速克灵在草莓现蕾至开花期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预防草莓芽枯病、灰霉病的发生 。光照:刚移栽的幼苗应加盖遮阳网遮荫;花芽分化需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 。

或春天栽苗,加强培管,夏末秋初结果,既大果优质,又高产高效 。 花期每次保留4-5朵早花、大花,疏除小花、晚花 。 疏花时间越早越好 。 坐果后再疏除小果、畸形果,每次每株保留3-4个大果即可 。 在前一次果成熟后,再选留4-5朵大花,以保持连续开花结果 。


温度: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较低温度;冬天温度保持在25℃以上,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 。

通常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0.1%~0.3%的硼酸、0.03%的硫酸锰、0.01%的钼酸铵、多元微肥或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 。园地选择与栽前准备 四季草莓喜肥、喜水、喜光,但怕涝、怕旱 。 因此应选择阳光充足、地面平整、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沙壤土或中性土壤建园,以pH值5.5-6.5为宜 。 黏壤土最好多施有机肥或加沙改良后栽植 。

湿度: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

由于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期补肥较为不便,因此基肥一次施足,一般施鸡粪不少于30t/hm2或优质厩肥不少于75t/hm2,并可加入适量磷、钾肥等 。脱毒苗的生长特性与普通苗有不一致之处,因此在栽培上也应相应调整,才能发挥出脱毒苗的增产及提高质量的效果 。 脱毒苗营养生长旺盛,吸肥力很强,在假植育苗期应避免花芽分化期前的追肥,以免花芽分化期推迟 。 应用断根、剥老叶等措施调节体内的碳氮比,可使花芽分化期提早 。

浇水:刚移栽的幼苗要及时补充水分;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用沟灌,灌到沟高2/3处,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若天旱,每5-7天灌水1次,秋季多雨,应及时排水 。

草莓炭疽是真菌还是细菌肉质细密的品种,则可以在近全熟时采收 。不认真进行覆盖防寒的草莓,表现出萌芽晚,生长衰弱,产量明显降低 。 覆盖时间每年初冬当草莓经过几次霜冻低温锻炼后,温度降到-7℃之前进行,土壤“昼消夜冻”时覆盖最适合 。 一般掌握在11月份期间 。 覆盖的方法1.覆盖时间 。 一般从扣棚至显蕾,可10d左右施1次肥,肥料以复合肥(15-15-15)为主,用量为300kg/hm2 。


施肥: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 。

及时摘去赘芽、老叶、病叶和匍匐茎、级序高的花蕾、小果及少数畸形果 。 温湿度调控 。 10月底至11月5日前,盖好大棚薄膜和地膜 。 现蕾前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开花结果期24-26℃,采果期20-24℃ 。


【草莓炭疽是真菌还是细菌】中耕: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 。


每亩撒50%辛硫磷0.5公斤或3%呋喃丹1-1.5公斤拌细土2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 种苗移栽 。 4月15-20日、日平均气温15℃左右时,将种苗栽入繁苗田 。 繁苗田畦宽2米,在畦中间栽1行种苗 。 株距0.8米,每亩栽416株,每株种苗可繁子苗100株左右 。

草莓炭疽是真菌还是细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