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和奥迪A4 allroad接下来的全部行程 。
旅行车在这条太湖畔的林荫路上会成为宠儿 , 因为来到这里的人 , 心中都藏着远方 。
刚把车停好 , 就有旁边准备搭帐篷的小哥过来搭话 , 问我这车怎么还没上牌 , 我说这是2023年新款 , 他里外看了一会儿 , 最后留了一句:“看起来更宽更好看了 。 ”
小哥绝对是个行家 , 因为新奥迪A4 allroad最大的变化之一 , 就是在设计方面做了更宽更低的视觉效果处理 , 好比优化后的前脸六边形单框一体式格栅造型 , 车身侧面的三腰线设计 , 还有尾部两条贯穿式镀铬饰条和更宽的翼子板设计 , 都让整车一眼看上去就是宽了 。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做宽 , 因为宽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大 , 有容乃大 , 就可以更好的前行 , 更宽也更显得运动 , 这也是allroad升级以后更好的素养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作日的原因 , 这里人并不多 , 天气和阳光实在是过于刚刚好 , 进入这条路之后我一度的感觉就是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 马上就能忽逢桃花林了 , 美好到令人恍惚 。
沿着整条太浦河畔都是很适合露营的草地 , 不怕麻烦的人可以搭个帐篷 , 怕麻烦的用块野餐垫铺着就是一块小领地 , 我在这里开了一圈 , 见到了许多快乐的人们 。
沿途有几个地方是可以把车子开下去到草地上的 , 有人这么做了 , 只是想倡议一下停在路边也挺好 , 毕竟被车辙压过的草地 , 很容易再也长不出来草了 , 保护环境 , 人人有责 。
以前我没想过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 因为从地图上来看再走点路就到江苏了 , 淀山湖就在不远处 , 但放到今天来看这种距离就显得刚刚好 , 四舍五入也是一趟短途旅行了 。
如果你也导航到这里 , 就会发现从地图上能看出来 , 这条太浦河一头是湖 , 一头是海 , 跨越了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 , 却笔直得一点都不像天然形成 。
它的确是人工挖凿的 , 目前它是连接太湖和黄浦江最直接的通道 , 也是上海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 。
早期挖河的照片
最早的太浦河是在太湖历史上唯一一条自然泄洪河流松江的旧址上挖凿的 , 宋代开始不太治理松江 , 导致松江逐渐只剩下末端的吴淞江 , 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河 , 而松江旧址这段河道淤塞 , 导致太湖就没了泄洪大河 , 末端的吴淞江也日渐“老弱” , 1958年人们就在唐代的松江故道南侧重新开挖了这条太浦河 。
太浦河为苏州及太湖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太多 。
早前苏州因为处于太湖流域 , 这虽然让它有了梦里水乡的美称 , 但其本来就位于长江下游 , 地势平坦 , 流域平原地区落差不足五米 , 河流流速缓慢非常容易形成低洼地势 , 一遇到暴雨就是洪涝灾害的重灾区 ,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江流域的大洪水可谓是触目惊心 , 处于太湖流域的苏州曾在1991年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 , 农田约76.9万公顷受灾 , 受灾面积仅次于1954年的长江大洪水 。
太湖流域旧时房屋及洪水照片
也是这次洪灾之后 , 太浦河被列入了治太骨干工程(建立太湖全流域治水机制的工程)之一 , 承担为太湖洪水安全蓄泄的职责 , 在1958年之后跨越了近半个世纪 , 1992年太浦河江苏段进行全线拓宽 , 在1998年完成太湖至黄浦江全线拓浚 , 升级为今天我们见到的流域性河道 。
今天我们见到的太浦河美丽平和 , 无法将它和洪水猛兽联系在一起 , 这就是一条连接太湖和黄浦江的水上丝带 , 美好极了 。
我的上海朋友形容青浦 , 是又爱又恨 , 爱的是这里的宜居和持续发展 , 略恨的是发展速度似乎和身份证上的310有些格格不入 。
一度曾觉得上海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 , 除非聊的只是近代史 , 可太浦河不远处 , 青浦的这座练塘古镇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 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更接近江苏的地理位置 , 可能是这片地方如此发展的原因 。
练塘的得名 , 有传说是三国东吴曾在这里修建操练水军的池塘 , 也有说法是 , 五代时的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其夫人练氏居住在这里 , 这里又多水塘 , 才命名叫章练塘 , 后来叫成了练塘 。
哪个版本是真的并不重要 , 从某种层面来说 , 历史都是后来人创造的 , 故事的历史追溯期足够久 , 给人留有足够幻想的余地就行 。
春秋时练塘属于吴国 , 战国时属于越国 , 后来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 从古代起 , 练塘古镇就是江南闻名的商业集镇 , 镇中心有一条市河流过 , 船只往来便利 , 靠近太仓区域的这一带当时都以米市为主 , 明清时期练塘建造了大量的桥 , 就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它 , 用两句话就可以形容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