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死灰复燃,获得耐药性,可能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二 )


鉴于冯·贝林发明白喉抗毒素的杰出成就 , 使得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儿童从白喉的威胁中走了出来 , 因此他在1901年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医学奖 。

如今由于广泛的疫苗接种 , 白喉在发达国家很少见 , 目前最常见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 如果到现在“白喉”这两个字还不足以勾起你脑中的回忆 , 那么预防“白喉”的百白破疫苗你一定记得 。 自从我国推行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来 , 发病率已经显著降低 。

近日 , 由来自英国和印度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出警告称 , 由于白喉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 白喉杆菌感染病例最近20多年来急剧增加 , 这种传染病可能将再次成为全球重大威胁 。
【“白喉”死灰复燃,获得耐药性,可能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于《自然》刊发的论文显示 , 他们分析了从1896年到2018年采集的512份白喉杆菌样本的数据 。 分析显示 , 来自多个大陆(尤其是亚洲和欧洲)的基因相似的白喉杆菌集群表明该细菌已经在人类中建立并随人类迁移了至少一个世纪 。

基因组数据还揭示了赋予抗生素抗药性和毒素变异的基因的存在 。 发现白喉杆菌赋予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越来越普遍 , 可能会进化到使我们目前的疫苗失效的程度 。
论文作者称:白喉疫苗是为了中和毒素而设计的 , 因此任何足以改变毒素结构的基因变异都可能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 由于毒素变种越发多样化 , 疫苗以及针对毒素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定期评估其有效性 。
随便总结
在自然界 , 从动物 , 植物到微生物 , 其基因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 。 面对病毒 , 细菌的侵扰 , 人类永远也不可松懈 。 即便是曾经被我们打败的病菌 , 也有可能卷土从 。 在其重整旗鼓 , 反攻人类之前 , 持续的监视其变化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