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反向旅游崛起,小众景点准备好了吗?

旅游业|反向旅游崛起,小众景点准备好了吗?

文章图片

旅游业|反向旅游崛起,小众景点准备好了吗?

文章图片

旅游业|反向旅游崛起,小众景点准备好了吗?

文章图片

旅游业|反向旅游崛起,小众景点准备好了吗?

文章图片



作者|白露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 。 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 ,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
随着全国各地气温逐渐转凉 , 不少人将赏秋出游提上日程 。 根据途牛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 温泉度假以及赏红叶等短途旅行成为更多用户的出游选择 。 与此同时 , 小众岛屿、露营营地等出游主题受到了更多年轻用户的喜爱 。
事实上 , 在今年国庆期间就有不少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冷门旅游行程 。 相较于以知名景区、网红景点为主要目的地的传统旅游 , 如今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小众景点和非旅游城市作为出游目的地 , 由此掀起了一阵“反向旅游”的流行 , 这也给沉寂许久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灵感 。
逆流出行成趋势 , “宅”式度假更舒适“国内比较知名的景点基本上都去过一遍了 , 而且感觉大多数自然风景区 , 特别是旅游城市的热门打卡地都长得差不多 , 所以现在更喜欢去一些还不是很有名但是风景也不错的目的地 。 ”95后旅行爱好者宁宁告诉惊蛰研究所 , 读初中时她就经常在节假日跟随父母出门旅游 , 如今她更喜欢去发掘一些小众目的地 。
“因为最近几年出境游的风险比较大 , 国内知名景点的人也多 , 如果万一像三亚、新疆一样去了回不来 , 成本就更高了 。 所以 , 人流量更小的小众景点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 。 ”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 , 今年的国庆7天假期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到4.22亿人次 , 本地游、周边游成为广大居民出行的首选 。 在去哪儿平台发布的一组国庆旅游数据中 , 甘肃临夏、宁夏石嘴山、青海海北、内蒙古巴彦淖尔、四川遂宁等城市的四星、五星酒店 , 在今年十一期间的预订量同比2021年增长均超过10倍 , 而所有类似“冷门”旅游城市的酒店预订间夜量同比增长超三成 。
除了躲避人潮 , 相对较低的旅行成本也是小众旅游景点走红的主要原因之一 。 据华声在线消息 , 今年国庆期间湖南的株洲、怀化、湘潭、益阳等城市 , 只需花费300元左右就能住上五星级酒店 , 而这些城市周边 , 也有云台山、韶山、黔阳古城等旅游景区供旅客选择 。
“小众景点能够吸引年轻人 , 首先是因为出行方便 , 不少地方高铁、动车都可以直达;其次消费低 , 住宿吃饭都很便宜 , 特别适合没有经济来源大学生和刚刚参加工作、收入有限的年轻人;第三 , 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并不是要去旅游 , 而是通过度假来获得放松 , 所以这些城市的慢节奏生活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 ”

惊蛰研究所还发现 , 一种被称为“酒店民宿式”的旅行方式正在社交媒体日渐受到关注 。 有网友将其概括为“睡到自然醒 , 白天不出门 , 晚上吃宵夜” , 而OTA平台的数据也佐证了这种旅行方式在年轻人群中的流行 。
携程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 国庆首日选择“在家附近的酒店民宿度假”的用户 , 有近60%为90后和00后 , 而海景房、温泉房等特色酒店早在中秋期间就被预订一空 。 用度假取代旅游 , 正成为年轻人新的旅行方式 。
出行趋于理性 , 小众城市不再冷门“反向旅游”的兴起虽然与人们出行受限有关 ,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 。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说 , “过去的旅游是看风景 , 今天的旅游是体验场景 。 ”
1984年国家发布旅游建设方针 , 拉开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 由于当时交通网络还不发达 , 国民消费力有限 , 也没有固定的长假 。 因此 , 出门旅游并不是大多数人的消遣方式 。 直到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 , 以及2000年出现的“黄金周” , 国内旅游业才真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

面对从未有过的超长假期和外出旅游的新鲜感 , 大多数人在假期出游时都会选择大城市和知名景区 , 也由此催生了成团出行的主要旅游方式 。 不过 , 随着高铁、高速等快速交通网络的建成 , 以及线上旅游平台的出现 , 旅游出行的门槛越来越低 。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种简单粗暴的旅游体验 , 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