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为了做这个动图 , 我用了5个小时 , 所以赏个脸 , 请你读完吧 。 为了解释这个技术的突破性 , 找到了我印象深刻的那段画面 , 请看图 。
这个是神级科幻巨作《星际穿越》里面的一幕 , 太空飞船与空间站(特征举例)的径向对接 , 而且还是都在旋转的状态下 , 当时不论是女主角还是作为观众 , 都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对接动作 。 但是电影里确实是完成了 , 毕竟是电影 , 但电影所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 , 这个镜像对接动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
回到现实 , 在神舟十三号上 , 虽然空间站很稳定地向前航行 , 神舟十三也是很精准地把控着平行前进的速度 , 但是这个动作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一旦首次对接衔接不合” , 就会立刻失去瞄准轨迹 , 如果撞击力度过大 , 还会把空间站“顶跑” 。
神舟十三号重量超过8吨 , 但在真空无重力的太空中 , 8吨也是个“轻物” , 更硬核且不可避免的动作是对接机构的捕获动作还必须需要相当大的力才能触发机械咬合 , 形成牢固的对接作用 。 通俗点说 , 径向对接要满足3点:神舟十三必须和天宫平行飞行速度一致、神舟十三必须用力“亲吻”天宫实现结构咬合、不能失误而导致天宫或自己严重偏离飞行轨道 。
【把俄罗斯看出一身冷汗的“径向对接”到底怎么回事?神舟十三号到底牛在哪?】这就是为什么“径向对接”如此之难 , 在太空中 , 旁边根本就没有醒目的参照物 。 当年俄罗斯就做过2次这个动作 , 结果都失败了 , 宇航员的魂都被吓飞了 。 俄罗斯用了半个多小时才让空间站恢复了正常 , 而中国这次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实现了一连串的瞄准、撞击、消初偏矫正、对接、修正天宫飞航角度 。 这是一次非常优秀 , 不 , 是让全世界都折服的“中国效率”和“中国大工程安全系数”的硬实力证明 , 我自豪 。
推荐阅读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首次向全国公众展出,北京科学中心能看
- 天地协同配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太空出舱六小时 创造多个“第一次”
- 神舟T8-DA9NT体验:12代i9 12900H+3060独显直连,为何敢卖7999?
- 宙斯为什么吃掉第一个老婆?
- “北斗”“神舟”“嫦娥”“祝融”,这颗卫星邀你来命名
- 科技:神舟十四号发射,聊聊9大被转化为民用的航天技术
- 神十四发射成功,“摘星妈妈”刘洋发朋友圈,短短4个字令人泪目
- 为什么雄狮当上狮王后就不再狩猎?雄狮是个“吃软饭”的家伙吗?
- 天舟货运飞船皆需再入大气销毁,太可惜?返回式货船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