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中国发射的“梦天”舱与“天和”核心舱在浩瀚的太空中上演了一场高难度的“宇宙之吻” , 这也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建设的最后一步已成功完成 。 各国媒体也都争相报道 , 日媒注意到 , 中国空间站堪比豪宅规模 , 还能吃到120种中餐 。 看来 , 吃货天赋满分的中国人已经将“舌尖上的中国”搬到了浩瀚的太空 。
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天宫”配备120种中餐 , 规模堪比豪宅
眼下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 据环球时报报道 , 近日 , 日本《朝日新闻》发现 , 尽管中国建造的中国空间站“天宫”比国际空间站要小一圈 , 但是其规模和舒适度堪比“豪宅” 。
此前 , 就有不少中国媒体将由三舱组合而成的“天宫”比喻成“三室两厅的宇宙豪宅” 。 据悉 , 在“天宫”空间站内 , 每名航天员都有自己独立的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 , 充分确保了他们的私人空间 。 除此之外 , 为了确保宇航员的身体健康 , “天宫”还专门配备了供航天员跑步或骑车的健身装置 , 防止其长期停留太空出现肌肉松弛等 。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景海鹏在飞船内进食
最重要的是 , 与国际空间站不同 , 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还有高达120种中式太空餐 。 这简直是把中国人的吃货技能刻进了基因里 , 要知道 , 满汉全席也就才108道菜而已 。
在“天宫”空间站 , 为了保证航天员可以尽快适应太空生活 , 安排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多种家常菜 。 而为了提高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胃口 , “天宫”里酸甜咸辣的菜品一应俱全 , 甚至一周轮换着吃都不重复 。
除了配备多种符合航天员口味的中式太空餐之外 , 为了确保航天员能够平衡饮食 , 在太空中品尝到新鲜的水果 , “天宫”中还安装了可以保存新鲜果蔬的冰箱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中)、刘洋(左)、蔡旭哲进入梦天实验舱
舌尖上的太空——中国太空食谱的发展
数月前 , 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时 , 就向外界展示了其丰富的“美食包” 。 航天员不仅能吃到“头伏饺子” , 还有中秋特供、零食甜点 , 甚至还能吃到川菜鱼香肉丝 。
据悉 , 早在2002年神舟四号发射时 , 我国就已经成功研制出太空版鱼香肉丝;等到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时 , 鱼香肉丝就已经出现在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食谱中;与神舟五号的即食食品不同 , 在2005年神舟六号升空时 , 我国的太空食谱也从两年前的二三十种增加至四五十种;到神十、神十一时期 , 太空食谱种类更是增加到了100多种 。
太空食品的种类
在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入驻“天宫”二号时 , 航天员们已经可以享受在地球上一日三餐的待遇 , 不仅可以吃到鱼香肉丝、黑椒牛柳、炒米饭、蘑菇鸡块、松仁玉米、熏鱼等菜肴 , 还能品尝很多点心和夜宵 。
眼尖的网友发现 , 在中国的航天菜谱上 , 川菜“鱼香肉丝”几乎是必备菜品 , 这究竟是为什么?航天食品标准有哪些?
首先 , 从科学角度出发 , 鱼香肉丝这道菜荤素搭配均衡、营养丰富、咸鲜酸辣兼备 , 很适合航天员长期食用;其次 , 太空食物要求不能留下太多的食物残渣 , 这就要求太空食物最好的状态是细条、固体、无骨且不会产生过多食物残渣 , 而鱼香肉丝恰恰符合以上条件 。
中国传统川菜——鱼香肉丝
其他国家的太空餐是什么样的?
自从人类几十年前第一次踏足太空 , 太空食品就随之问世 。 最早的太空食品其实很简陋 , 所有的食品都被做成糊糊 , 吃的时候像挤牙膏一样挤到嘴里 。
俄罗斯作为老牌航天强国 , 为航天员们开发了很多菜品 , 如:蔬菜汤、蘑菇汤、意大利通心面、西红柿、油炸米饭、猪肉土豆泥、奶酪、油炸小虾等等 , 有时还会有牛舌、鲱鱼馅饼和鸡排等大餐 。
美国的太空食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 在提供给“水星号”航天员的太空食品 , 也是采用了将牛肉、蔬菜泥和苹果酱装在铝管的形式;在后来的“双子座”飞行任务中 , 航天员的菜单也有所改善 , 冷冻干燥后的鸡肉、蔬菜、虾、奶油布丁和苹果酱都被装在一种特殊的塑料容器中 , 可以通过加水来改善口感;等到“阿波罗”计划时期 , 美国的太空食品已经丰富到67种 , 还增加了可以加热的餐包;再后来的美国第一代空间站“天空实验室”中 , 又增加了铝制罐头等形式 , 口感也更加的完善了些 。
推荐阅读
- 面积100平方公里!美国望远镜或超中国天眼,建在月球上
- HastelloyC-4热塑性性能及锻造性能
- 地球变暖后,可能会“重现”冰河时期?研究归研究,但今年或真冷
-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 宇航员命丧太空,尸体会经历多可怕的过程?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 “如果没有生殖隔离,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哈哈哈神点评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