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被称为“民国最有才的十大女性”之一 , 史良为中国女性争来一份自由和庇护 , 亦是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 , 可惜 , 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 。
史良曾被养女史小红这样评价:“我们知道宋庆龄 , 但不知道史良 。 她不是名门之后 , 也不是名人之妻 , 她是她自己 , 她所得所成皆是自我奋斗而来 。 ”
史良的一生堪为传奇 , 有人感慨她不幸的遭遇 , 也有人羡艳她甜蜜的婚姻 。
她的一生 , 有事业有追求 , 也有幸福的家庭 。 因为有个好老公 , 她的一生 , 都被宠成了小女孩 。
一、求学梦行进艰难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00年3月27日 , 史良出生于江苏常州 ,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 她恶父母育有八个孩子 , 史良排行老四 。
史良出生时 , 家道已经没落 , 一家人仅靠父亲史刚做私塾先生的微薄津贴来养活 。
【民国女律师,主持首部《婚姻法》,因有个好老公,被宠成了小女孩】虽然家境窘迫 , 但父亲很开明 。 他始终秉承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 , 坚持送大女儿上大学 。 奈何家中收入微薄 , 根本无力支撑剩下孩子们上学的费用 。
没有学上 , 史刚就在授课之余 , 教未能入学的孩子一些民族故事 , 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也会顺带着讲 。
读书使人明智 , 史良从小跟着父亲学习 , 开始变得有主见起来 。
7岁那年 , 母亲想为其定亲一位有钱人家的少爷 。 史良百般不情愿 , 一心只想读书 , 甚至以绝食抗议 , 最终母亲败下阵来 , 取消了婚事 。
史良渴望读书 , 渴望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
因生活拮据 , 她只能在家中帮父母分担家务 。 即便一双手被磨得粗糙不堪 , 她也从不埋怨生活的苦累 。 直到13岁 , 史良才在已经毕业、成为教员的大姐的支持下 , 正式进入武进县立女子师范小学 , 就读四年级 。
二、投身社会运动 , 用绵薄之力抗日救国
求学机会来之不易 , 史良知道 , 出身贫瘠的她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 她憋着一股劲 , 刻苦学习 , 两年后毕业进入武进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
后来 , 史良回忆起那段求学岁月 , 不禁感慨道:
学习之余 , 史良还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 。
“我在所有的求学时光真可以说是一个死用功读书的学生了 , 那股用功劲是没法形容的 , 心里只有书本 , 其他的什么也不留意 。 ”
在五四风暴的激荡下 , 她萌生出了真理救国的思想 。 1919年 , 史良参加了五四运动 , 性格坚韧又有决断的她 , 曾担任女师学生会会长 。 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运动 , 是常州学运的领导人之一 。
1931年 , “九一八事变”爆发 。 史良受其震撼 , 之后便积极投身于抗日爱国运动中 , 广泛宣传进步思想 。 她还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妇女救国联合会 , 号召万千有血性的妇女走出家庭 , 抗日救国!
1936年7月 , 为了推动抗日 , 史良回上海后 , 开展了大规模爱国救亡宣传运动 。 后运动遭到镇压 , 史良、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和沙千里等人被逮捕入狱 。 这就是著名的“七君子事件” 。 而她 , 是这里唯一的女子 。
三、弃政从法 , 被宠成小女孩
史良从师范毕业后 , 先后入上海女子法政学校、上海法政大学和上海法科大学学习 。 本来 , 她主修的是政治 , 但国家时局的动荡使她认识到 , 法律才是匡扶正义最好的武器 , 于是“弃政从法” 。
1931年起 , 史良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法律生涯 。 她伸张正义、秉公持理 , 并在办案过程中遇见了小她7岁的陆殿栋 , 即后来的丈夫 。
陆殿栋是出名的法律才子 , 曾留学美国哈佛 , 主修国际法 , 在法租界巡捕房任翻译 。
法律的羁绊 , 使陆殿栋、史良越走越近 。 他们在和平饭店吃西餐 , 在大光明看电影 , 两人自然地相爱了 。
陆殿栋是个心思细腻、体贴入微的男人 。
史良每日要吃的药 , 他会提前包好每日三顿;家里的存折 , 陆殿栋细心收藏;有时 , 他会买来一束康乃馨插在花瓶里 , 让史良休息时能放松心情 。
从工作到生活 , 史良被这个小她7岁的男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 被宠成了一个小女孩 。 那时 , 她是很多女人羡慕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