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的真实原因

岳飞之死的真实原因?下面是小城生活网的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 , 欢迎借鉴与参考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岳飞之死的真实原因1

岳飞之死原因如下:

一 , 岳飞才能过高 。岳飞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足够领袖全军的威望 , 而当时朝中无一人可以与之匹敌 。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 更何况这阵风还是宋高宗这位圣上刮起来的 。一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庸人 , 当然无法接受自己的属下各方面远超自己 , 何况是个不够听话的属下 。

二 , 岳飞军权过重 。当时各地都督元帅皆对岳元帅唯令是从 , 岳家军精兵猛将云集 , 南宋军事大权几乎由岳飞一人掌握 , 一旦岳飞有了犯意 , 必然天下大乱 。虽然岳飞没有政治细胞 , 也无意参与政事 , 可有这么一个功高震主 , 才华盖世 , 威望足以领袖群伦的人物出现 , 以高宗之流 , 再加上秦桧在旁撺掇 , 岳飞之死几成定局 。

三 , 岳飞是主战派代表 。宋高宗是在战乱中当上皇帝 , 他被兵荒马乱的日子吓破了胆 , 又是迁都又是议和 , 根本不想北伐 。如果不是金兵屡次南下 , 岳飞甚至不会有机会立下战功 , 因为高宗对外实在太懦弱 。而岳飞则不同 , 他有血性 , 有胆识 , 有能力 , 他想要北伐 , 想要收复河山 , 这恰恰跟高宗的观点截然对立 。君臣对立 , 只有臣死没有君亡 。

四 , 苗刘之乱 。苗傅 , 刘正彦 , 两个本不会过多出现在历史上的小人 , 却有可能是导致岳飞悲惨结局的重要因素 。他们那一次极不成功的叛乱 , 在迅速被岳飞和韩世忠平定后 , 很快被人遗忘 。可也许就是从那时起 , 高宗养成了不相信任何人的习惯 , 别忘了 , 刘正彦的亲侄女是高宗的妃子 , 他可是国戚 , 既然自己的老婆和亲戚都能造反 , 还有谁可以相信?岳飞只是外人 , 从头到尾也只是被利用而已 , 当利用价值失去时 , 对高宗来说 , 没什么好可惜的 。

五 , 以岳飞之死为宋高宗换取利益 。宋高宗是个庸人 , 还是昏君 , 可一旦牵扯他本人利益 , 小算盘打的比谁都精 。岳飞要北伐 , 打赢了能捞回地盘 , 说不定还能把俩老皇帝弄回来;打输了可是要大大地赔钱 , 弄不好还得割地 , 万一金国不高兴了再来个大举南下 , 他说不定又得跑路 。赢了好处有限 , 而且老皇帝回来他还挺难受 , 输了就亏大了 , 这笔帐宋高宗早就盘算好了:既然你岳飞已经让金国不敢主动找茬 , 那你的军事利用价值就不大了 , 为了防止你坏我好事 , 就借你人头一用吧 , 也算你精忠报国了 。这大概就是宋高宗的想法 , 虽然政治军事上极其短视 , 但是对他自己一个人而言 , 却是赚足了便宜 。

六 , 岳飞的个人因素 。年少从军 , 戎马一生 , 岳飞是典型的爱国将领 。但是政治修养的的缺乏 , 使他无法融入官场 , 而战事不断也使他错过了弥补这一不足的机会 。虽有重权 , 却不知如何使用 , 也不想使用 , 这在复杂的南宋官场是大忌 。有了这个大弱点 , 岳飞就如同怀抱宝物过街的三岁小儿 , 众人都在伺机抢夺那个宝物 , 而小孩的死活不会有人关心 , 也许死了更好 。因此 , 岳飞在没有政治嗅觉的情况下 , 引来了一群政治敌人 , 终于倒在了政治这个不属于他的疆场上 。

岳飞之死的真实原因2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 。”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 , 长跪着秦桧的铁像 , 提到岳飞之死 , 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 。不过我们若穷原竟委 , 致岳飞於死者还是宋代猜防武臣的传统政策 , 这政策是宋高宗所遵守的 。纵无秦桧 , 岳飞仍将屈死 , 他正和狄青一样 , 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 。我们与其痛骂秦桧 , 无宁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 , 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

宋代以猜防武臣为传统的政策 , 这种政策 , 终宋之亡没有改变 , 北宋如此 , 南宋亦然 , 虽经靖康之祸 , 充分暴露出这种政策的缺点 , 但宋高宗并不觉悟 , 仍墨守成法 , 对一般武臣反猜防得更厉害了 。在这种传统政策之下 , 像岳飞这样特出的人才 , 正是宋高宗所特要猜防的 。因为岳飞的为人行事有许多优点 , 而这些优点都为宋高宗不愿武臣具有者 , 於是他的优点便成为他的死因 。这 分析他的死因 , 亦即是表章他的优点 。他的精神人格 , 在这篇小文中虽未能尽量称述 , 也可略存梗概了 。

岳飞的死因 , 第一是好学 。他本是安阳韩家的佃客 , (宋稗类钞)幼年并未得多读书 。因他天性好学 , 其后贵为大将 , 仍然治学不倦 , 所以在学问方面竟能有颇深的造诣 。他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满江红词之类 , 至今还为人传诵 , 他的书法也很美观 , 他在宋代武臣中 , 可说是第一个好学的 , 也可说是第一个学问好的 , 狄青尚不及他 。正因为他好学 , 正因为他学问好 , 便触了宋廷的忌 。在宋代 , 典型的武臣通常连字也不识 , 越是没有知识 , 越得朝廷的信任 。像宋太祖时的党进 , 目不识丁 , 言语举动 , 非常粗鲁可笑 , (事实类苑玉壶清话)太祖却很优容他 , 重用他 , 原因就在他没有知识 。文武分途 , 是宋代消除内乱因素的办法 。文臣有知识而不能打仗 , 武臣能打仗而没有知识 , 以文臣治民 , 武臣带兵 , 又以文臣节制武臣 , 武臣协助文臣 , 不仅分工合作 , 用得其宜 , 而且可以互相牵制 , 无论文臣武臣都不敢造反 , 不能造反了 。一旦有一个武臣居然有与文臣一样的知识 , 这岂不使文武分途的办法失去效用?此文武双全的武臣 , 当然要被目为危险分子 。岳飞就是这样为宋高宗疑心他在联络士大夫作羽翼了 。王船山先生在宋论 说岳飞接近士大夫为他死因是很有理由的 。

岳飞第二是不贪财 , 宋代的将领 , 很少不贪财的 , 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 , 差不多个个都贪财 , 只有岳飞是例外 。宋高宗 , 常纵容诸将都贪财 , 奖励诸将贪财 , 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上进的志趣 , 一个守财奴自不会有什麽野心的 。从前梁武帝听说他的兄弟临川王宏家 库房很多 , 疑心藏的是武器 , 非常注意 , 及至打开库房一看 , 则 , 见一库一库满装着钱 , 於是梁武帝大为高兴 , 知道临川王宏是个没出息的东西 , 也就不追究这些钱的来源了 。宋高宗对诸将的心理 , 和梁武帝对临川王宏是差不多的 。高宗时诸将以张俊为最贪污 , 他的田产每年可收租米六十万斛 。他家里藏的银子很多 , 每千两铸成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