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天津老建筑:安里甘教堂

教堂|天津老建筑:安里甘教堂

文章图片

教堂|天津老建筑:安里甘教堂

文章图片

教堂|天津老建筑:安里甘教堂

文章图片


作者:引义人

英国的传教组织叫圣公会又叫安立甘会 。 早期的时候随着1860年英国的战舰到了天津 。 在这艘战舰上实际最早的时候有13个人 , 这13个人里边有一个人叫做殷森德 , 他是创办利顺德的老大也是圣公会的传教士 。
(一) 英国圣公会
圣公会是自己独立的一个门派 , 英国圣公会它跟天主教 , 基督教都不一样 , 为什么不一样?当年英国有一个国王叫做亨利八世 , 亨利八世当时他也信教 , 但是他觉得我这个宗教天天受你们梵蒂冈教廷的之约这可不行啊!怎么办呢?这样吧 , 我这些教义 这些书本 , 这些知识还用你拿套教材 。 但我们自己单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圣公会 。 所以圣公会也成为了英国本土最地道的一个教会同时也是英国的国教 。
可是 , 为什么又叫安立甘呢?安立甘是一个译音 , 安立甘的全称是盎格鲁——撒克逊 。 盎格鲁——撒克逊就是英国人的人种 , 就是英国部分人的祖宗 。

(二)宗教活动
当时 , 1860年天津被开辟为三口通商之后殷森德就来到了天津开始传教 。 可是圣公会经历了前前后后十几年的传教慢慢地信的人越来越多 , 以中国人为主 。 可是中国人在教堂来讲经 , 传道 , 开会呀都讲中文 , 但是在天津的英国侨民进到教堂里边他们也听不懂 , 听不懂怎么办呢?他们干脆自己建一座教堂 。
现在安立甘所在的位置在之前的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片大水坑 , 这个水坑比较深 。 因为当年的天津卫是无风三尺土 , 下雨满街泥 。 那个年代的天津它是一个退海之地 , 到处都是水坑 。 当年这些所有的租界地的路面都跟那火星和月球的表面似的 , 青一块紫一块 , 凹一块深一块儿 。 所以当年安立甘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大水坑 。
可是 , 英国侨民说了:我们在中国的教堂里边他们叽里呱啦 , 叽里呱啦的 。 我们也听不懂啊 , 咱们得自个建一个教堂啊 。 这个时候大概在1893年之前 , 这圣公会就委任了一个人 , 这人叫史嘉乐是一个英国的牧师 。 圣公会的主理人对史嘉乐说:你呀到天津去建一座教堂 。 当时英国工部局就相当于把这个水坑给贡献了出来 , 可是这填坑的事儿你得自己解决呀 , 结果史嘉乐在英国筹资 , 一共筹了大概1500块英镑到了天津卫又把这个水坑给填了 。 坑给填了 , 1893年建教堂吧 , 建了一个小教堂 , 这个教堂有多小呢?大概齐50个人就能把教堂给填满了 。

(三)曲折的经历
可这样不行 , 随着英国几次的扩展 , 这些侨民和英国商人慢慢地来到了天津 , 对教堂和做礼拜的需求是日益提升 , 就准备再建一座大一点的教堂 , 大概到了1898年的时候 , 他们就找了一个特别著名的设计师 , 他就是永和公司的设计师——慕勒就是设计劝业场的那个设计师 。
开始设计 , 设计成一个大概能容纳2000~3000人的教堂 , 设计来 , 设计去, 图纸都出来了 。 可是 , 1900年庚子国变 , 因为教堂遮住了天 。 那就别建了 。
1900年过去 , 到了1903年这个教堂才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 所以这个教堂从1893到1903年前前后后建了10年 。

(四)教堂的风格
这个教堂的风格是什么风格?
英国教堂风格分为3种一种是国家级的教堂比如威斯敏斯特教堂 , 第二种教堂叫修道院通常建在山上 , 第三种叫乡村式教堂 。
乡村式教堂的特点就是矮、挫、胖 。 这种教堂建起了比较容易耗资比较小而且随处可有 , 所以安立甘就是英国乡村级别的教堂 。
安里甘教堂的窗户比较小 , 而且比较窄 。 它是故意的吗?不是 。 他是有设计的考量吗?不是 。 那它是为什么会建成这个样子呢?欧洲的教堂大部分盛行于中世纪 , 可是中世纪的教堂它有一个问题 , 什么问题呢 。 它的弥撒台需要有那种神秘的阳光照射进来 。
可是那个年代没有玻璃 , 老百姓也用不起 。 后来有了玻璃 , 但玻璃不是和现在一样是透明的 , 它是混浊 , 模糊半透明的玻璃 , 可是 , 那个年代用不起这样的玻璃怎么办呢?他们就把窗户做小一点儿 , 做的小一点呢 , 夏天进个蚊子还好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