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非洲中部的肯尼亚文化独特 , 至今仍流传着古法制盐工艺 , 匠人会把芦苇烧成灰 , 加入水中浸泡出食用盐 。 这种粗制芦盐200克售价高达130元!难道芦盐有什么特殊功效?背后真实原因让人心痛!
神秘的芦苇制盐肯尼亚是非洲的大国之一 , 领土广袤资源丰富 , 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制盐方法 , 那就是芦苇加工食盐 。
每当雨水匮乏的季节来临 , 当地制盐匠就会提前选好盛产芦苇的河滩 , 一旦芦苇长到一米以上 , 就会立刻阻止全家人收割 。 割好的芦苇杆被码放在天然的大块岩石上 , 烈日会在三到四天内带走芦苇中的水份 。
之后就是生火烧掉这些芦苇 , 收集剩下的灰烬 。 最重要的一步到来了 , 制盐匠人会把灰烬加水 , 并用一种特殊的“网”来反复过滤 , 直到绝大多数杂质被分离出来 , 再把剩下的黄褐色“盐水”倒进锅里加热 。
经过多次煮沸 , 锅底留下一层黄褐色的盐巴 , 这些就是传说中的“芦盐” 。 通常这个过程要持续几天时间 , 烟熏火燎的工作环境很折磨人 , 收获也不会太多 , 几百斤的芦苇往往只能烘干出一小包芦盐 。
之所以可以用芦苇制盐 , 是肯尼亚的土壤结构造成的 。 全国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 , 绝大多数的土壤都是盐碱地 , 一旦降水量不足 , 芦苇等植物体内的盐分就会达到制盐的水平 。
当地人就是利用这种地理气候条件 , 制盐养家糊口 。
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芦盐的制作工艺可以说非常原始 , 得到的盐巴纯度不高 , 杂质非常多 。 至于口感方面 , 当地人说味道鲜美 , 有特殊的香味 。
价位方面也是相当惊人 , 加工好的芦盐会被包在树叶里售卖 , 一小包200克左右 , 通常可以卖到1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 , 一顿饭可能就需要1美元以上的芦盐!
可是就算如此昂贵 , 芦盐只要出现在市场上 , 也会马上被人抢购一空 , 购买的除了富人外 , 更多的是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 , 他们节衣缩食 , 可能需要花掉几天的收入购买一点芦盐 , 只为晚餐时能给食物增加一些佐料 , 改善日渐衰弱的身体 。
为什么肯尼亚人不吃海盐或者工厂里制造的卤盐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 不是因为芦盐味道好、营养高 , 而是正规盐厂的售价太贵了!
海水收费盐价疯涨2018年肯尼亚高等法院判决制盐公司向水资源管理局支付“海水使用费” , 数额为每年20亿先令 , 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左右 。 这一做法受到了制盐公司的强烈反对 , 认为政府无权对海水收费 , 结果肯尼亚高等法院维持了原有判决 , 想继续卖盐就乖乖付钱!
于是这些成本就被加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 盐价暴涨十几倍 , 终于到了谁也吃不起的地步 。 这种现状持续了4年多 , 高等法院和制盐厂谁都不想退步 , 于是就僵持到现在 , 盐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
造成这种混乱的状态的原因错综复杂 , 我们回顾下肯尼亚的悲惨历史大概就可以窥探其中玄妙 。
低调的受害者翻开肯尼亚的历史 ,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非洲中的异类 , 它没有遭受战争破坏 , 没有被分割领土 , 没有人权问题 , 没有粮食问题 。 但是我们抛开表面的粉饰 , 就会发现这里的人民并不幸福 , 一切都在被刻意淡化 。
首先肯尼亚是黑奴灾难最严重的国家 , 因为海岸线很长 , 并且有直通美国南部种植园的航线 , 无数的人口被贩卖 , 大多数死于途中 。
其次是过早的殖民化 , 英国早在1893年就实力上控制了肯尼亚 , 比名义上的1920年早了近30年 。 百年殖民生涯 , 肯尼亚的矿产和种植园被无情掠夺 , 而包括教育在内的发展却毫无进步 。
大量的矿产被汽车运到港口 , 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工人都是肯尼亚当地人 , 他们兴高采烈的装船领取报酬 , 换取玉米和巧克力 。 殊不知英国购买这些物质的价格远低于国际标准 , 是不折不扣地剥削 。
推荐阅读
- 英媒:英国一名82岁老人德瑞克的家中饱受鼠患
- 中国60岁大爷娶一个20岁非洲美女,女儿长大后的样子让人尴尬了
- 南非人的奇葩操作:不仅给塑料桶安了把手,还推着满街跑
- 为什么英美一直压制着咱们,是害怕咱们变得强大吗?
- 俄国家杜马指责三个国家破坏粮食交易
- 现实版鹬蚌相争,蚌被砸碎,鹬被放走,人该不该干预动物争斗?
- 印度人骨交易市场:死人比活人更值钱,一只手就卖200美金
- “唐僧肉”真的存在?非洲一群人出生即被觊觎,一条大腿高达51万
- 英国男子19岁就秃了,重“获”浓密头发后痛哭流涕,称像年轻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