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文章图片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文章图片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文章图片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文章图片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文章图片


“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中的蟪蛄究竟是什么昆虫?


“夏虫不可语冰 , 蟪蛄不知春秋”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见识比较短浅 , 不过这两句话是后来被人合到一块的 , 其中“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秋水》 , 原文为:“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 笃于时也 。 ”而“蟪蛄不知春秋”出自《庄子·逍遥游》 , 原文为:“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 。 ”
由于这两句话的大意一致 , 所以被后人拿来拼成了一句具有讽刺意义的谚语 。

在这句谚语中 , 夏虫是泛指夏天才会出现的昆虫 , 它们往往在秋天就消失了 , 是见不到冬天的(事实证明蚊子依然能活到冬天~) , 而“蟪蛄”说的实际上是一种蝉 , 但是在古代的注解中, 蟪蛄又称寒蝉 , 但在如今蟪蛄并非寒蝉 , 而是一种俗称“哨钱”的蝉 。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两种蝉 。

寒蝉蝉是半翅目蝉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 , 它们在夏日里几乎是遍布世界各地 , 正是因为这样 , 世界上已知的蝉种类超过了2500种 , 其中我国约有200多种 , 在如此多的蝉中 , 我国大江南北最常见的就是通体黑色的黑蚱蝉了 , 黑蚱蝉与美国的周期蝉外观差不多 , 只是黑蚱蝉的眼睛是黑色的 , 而美国的周期蝉眼睛是红色的 。

黑蚱蝉
黑蚱蝉的叫声我们都比较熟悉 , 它是夏日里蝉鸣的主力军 , 但是在蝉鸣声中 , 我们还能听到一种比黑蚱蝉叫声更婉转的蝉 , 它的叫声类似于“无忧、无忧~哇” , 相比较黑蚱蝉 , 它们的声音其实比较少听到 , 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原本就比较少 , 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比大多数的蝉出土的时间都要晚 , 通常在每年的八九月份 , 黑蚱蝉的叫声已经不再那么响亮了 , 它站了出来 。

寒蝉又称呜蜩、鸣鸣蝉 , 学名斑透翅蝉(Hyalessa maculaticollis) , 是蝉科透翅蝉属下的一种蝉 , 它们的体型要比黑蚱蝉略小一些 , 而且身上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异 , 寒蝉的体色主要以绿色点缀的墨色为主 , 翅膀透明上面除了有黑色的脉络外 , 还有零星的黑色斑点 , 这就是它斑透翅蝉名字的由来 。
寒蝉的背部有着绿色的不规则斑块 , 背部与腹部中间呈白灰色 , 腹部主要以白灰色为主 。

寒蝉对栖息的树木是比较挑剔的 , 根据我的观察 , 寒蝉最喜欢的树木是梧桐树 , 其次是杨树 , 而榆树以及其他的树木上只是偶见 。 这种观察还要得益于我们这有吃蝉的习惯(不光是蝉的若虫 , 成虫也吃) , 所以 , 小时候我跟弟弟去各种树上“粘知了” , 自然就对不同的蝉喜欢什么样的树木比较了解了 。
而且寒蝉的警惕性比黑蚱蝉要强得多 , 黑蚱蝉即使我们到了它所在的树木下方 , 并且将粘知了杆靠近它 , 甚至杆子不小心碰到它所在的树枝附近 , 它依然开心的叫着 , 而寒蝉往往是我们还离树有五六米远时 , 它们就停止鸣叫了 。

如果继续靠近 , 当到树下时 , 寒蝉就会飞走了 , 此时我正好抬着头 , 被它的尿液喷了一脸 , 所以以前平均粘100只知了 , 最多也就有1-2只寒蝉 。 不过 , 小时候我比较纳闷 , 既然这家伙如此的警惕 , 为何比黑蚱蝉的数量少那么多了 , 后来我想明白了 , 这可能与它们寄生的树木挑剔性有很大的关系 。
不过 , 这也证明了寒蝉的听觉和视觉要远比黑蚱蝉强得多 。 在出土时间上 , 寒蝉也比较晚 , 通常黑蚱蝉都已经过了集中爆发期 , 它们才姗姗来迟 , 而且它们出现的时间与降雨有关 , 所以我认为寒蝉的出土可能对土壤湿度要求比黑蚱蝉更高 。

真正的蟪蛄蟪蛄其实是一种蝉的学名 , 它是夏日蝉鸣中的另一个主力军 , 比寒蝉的叫声更容易听到 , 不过 , 它的声音比较小 , 类似于连续的蜂鸣音 , 它是蝉科蟪蛄属下的一种小型的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