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五 )


5“应交税费”账户:核算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 包括:增值税 , 消费税 , 营业税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土地使用税 , 等 。
附:增值税
a分为销项税(销售时相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购买物品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
b 增值税不计入成本
c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 增值税最终由购买方承担
e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增值额*税率
6“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按供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 为资产类账户 , 期末余额在借方 , 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 。
四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生产成本的组成
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 。
2、直接人工: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
3、制造费用:车间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 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 , 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
二、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 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 。 为成本类账户 。 借方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贷为“生产成本” 。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验收入库 , 则借为“库存商品” , 贷为“生产成本” ,
2、“制造费用”账户:它是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 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期末无余额
3、“库存商品”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生产完工的产品)的实际成本 。
4、“管理费用”账户:它是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 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诉讼费、差旅费、劳动保险费等 。
5、“待摊费用”(预付账款)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已经支出 , 但应由本期和以后 各期分别负担的各种费用 , 如支付的租金、报刊订阅费等 。 是资产类账户 。 借为未到期预先支付的款项 , 贷为已到期并支付的款项 , 期末余额在借方 。
6、“预提费用”账户:应由本期负担但实际未支付的费用 , 如短期借款利息支出 。 是负债类账户 。 借方为实际支付了的款项 , 贷为预先计入的未付的款项 。 期末余额在借方为已支付的费用 , 余额在贷方为已预提未支付的款项 。
7、“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它是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等 , 反映和监督企业与职工工资结算等情况的账户 。
8、“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它是核算企业职工福利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
9、“累计折旧”账户: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减少的价值 。 是资产类账户 , 不过借方为折旧的减少(制造费用 , 或管理费用等) , 贷方为折旧的增加 。
五 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的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二、账户的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或劳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销售收入 。 为损益类账户 , 借方为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收入 , 贷为收入的增加 。 期末无余额 。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已经实现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为损益类账户 , 借方为增加 , 贷方为转入“本年利润”的成本 。 当结转销售成本时 , 贷方为库存商品 。
3、“应收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 为资产类 , 借方是增加 , 贷为减少 。
4、“应收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销售产品而收到的购买单位承兑后的商业汇票 。
5、“销售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 。
6、“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应由企业负担的销售税金(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不包括增值税) , 为损益类 , 借方为增加额 , 贷方为转入“本年利润”的金额 。 计算税费时贷方为各种应交税费 。
7、“预收账款”账户:核算企业预收货款的发生和偿还情况 。 为负债类账户 。 借方为减少值 , 贷方为增加值 。 余额在借方 , 则为购货单位应补付的款项 , 余额在贷方 , 则为预收款的结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