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杨哥粉丝刚过亿,就直接买下一栋大楼( 二 )


不想受制于MCN机构 , 受益于虹吸效应带来的影响力 , 有相当一部分达人宁愿自产自销 。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团队和运营 , 最终慢慢灵感枯竭 , 开始走下坡路 。
张同学就曾经拒绝了某MCN机构2000万的签约费 , “没有团队 , 拍摄和剪辑都是一个人完成”的他还是没有逃过流量下滑的命运 。
无独有偶 , 疯产姐妹原本是由姐妹二人运营的IP 。 但在慢慢走红后 , 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两人分手 。 核心成员之间产生矛盾 , 对没有团队维护的“疯产姐妹”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

据悉 , 疯产姐妹的核心成员之一可能会加入疯狂小杨哥的三只羊网络 。
除了和MCN机构互惠互利与独立创作 , 便只剩下了自己组建团队、组建企业这一条路 。
事实上 , 但凡是有足够粉丝影响力的头部达人 , 都倾向于打造自己背后的商业帝国 , 以个人IP为核心 , 逐渐完善成为一个产业链完整的企业 。
李佳琦是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薇娅背后的谦寻动作频频 , 其本人也在不断投资新的公司;雪梨虽然接连退出几家公司的股东行列 , 但也牢牢掌握着最重要的宸帆电商……
其中 , 张大奕所在的“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 。
总体来说 , 决定一个大网红能不能长红的关键 , 还是能不能成功地迈向个人品牌向的企业管理 。

走向共生的头部、MCN与平台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头部达人加入产业链 , 头部、MCN、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
无法否认的是 , 小杨哥确实是幸运的 , 很多人要么进入创作瓶颈 , 流量开始下滑 , 要么陷入了和公司的各种纠纷之中 , 要么干脆转型失败只能另寻出路 。

但是转型成功 , 一路向上的疯狂小杨哥却无法撑起一个平台的未来 。
超级头部不是平台的未来 , 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完整的生态 , 而生态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MCN 。
头部达人作为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 , 内容依然是核心 。 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 内容多样化 , 每一个细分赛道都能孵化出各自的头部 。
而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直播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 网红经济下 , 直播带货也已经成为必选项 。
超头主播时代落幕后 , 位于一线的头部达人的性价比更高 , 成为承接这一波红利的第一批人 。
头部达人向头部MCN集中 , 红人规模不断扩大 , 商业变现效率更高 。 而内容创作者本身 , 则可以以更低的时间成本进行变现 。
总体上来看 , 整个行业在风险和挑战中走向良性循环 。 一切向着更加专业和精细化的方向前进 。
作者 | 月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