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建筑的奥秘丨筑梦天下( 二 )


在航天时代到来之前 , 人类与宇宙星空“亲密接触” , 就要依靠天文馆了 。 世界各地林立着众多形态各异的天文馆 , 斯里兰卡天文馆灵感就来自莲花的形态;夏威夷艾米洛天文中心模仿当地著名的火山 , 采用圆锥型的设计;现代建筑大师赖特也曾经设计过一个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天文馆方案 , 整个建筑呈螺旋形 , 汽车可以直接从底下开到上面 。 虽然这个项目最终没有实现 , 但螺旋的动线概念 , 由赖特仔细推敲 , 上下颠倒之后 , 应用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里取得了成功 。

荷兰球形住宅

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世界 , 总是会出现运用球形元素构建的城市 , 营造出古怪陌生、又非常高科技的氛围 。 在荷兰的一个小村庄里 , 荷兰建筑师 德赖斯·克赖坎普Dries Kreijkamp就建造了一组形似外星城市的球形房屋 。 这些白色小球直径5.5米 , 面积55平方米 , 固定在一个圆柱体底座上 。 每一栋都是3层楼的住宅 , 配有起居室、餐厨、卧室以及储藏间 。 建筑师在混凝土中加入了玻璃纤维 , 以维持完美的球形表面 , 连窗户都修成圆圆的 。 这些雪白可爱的球形房屋 , 和周围的村庄格格不入 , 俨然像是误入地球的外星人村落 。

捷克杰斯特塔
在捷克第4大城市利贝雷茨郊外 , 一座名叫杰斯特的山峰上 , 有一座当地著名的电视发射塔 。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 , 但这座建筑看上去仍然科幻感十足 。 如今 , 杰斯特塔已经成为了利贝雷茨市乃至整个北波西米亚地区的地标性建筑 。 捷克建筑师胡巴切克正是凭借这个作品 , 不仅荣获了著名的贝瑞建筑奖 , 还被誉为“20世纪最受尊敬的建筑师之一” 。 在那个年代 , 代表太空的银色以一种非官方的身份 , 被默认为最具有未来主义的色彩 。 这座建筑以金属的光泽和质感 , 制造出绚丽的视觉效果 , 唤起与科幻世界的诗意联系 。 毫无疑问这座建筑是人类挑战科学技术的最佳建筑样本之一 。
杰斯特塔的建设为当年捷克工业生产 , 带来了各种新知识和新材料 。 杰斯特塔除了作为电视塔 , 还是一家酒店 。 这个酒店只有20个房间 , 内设一间餐厅提供各国美食 。 建筑内部极简风格的装饰 , 更为这座建筑增添了未来科幻色彩 。

保加利亚飞碟纪念碑

【太空建筑的奥秘丨筑梦天下】地处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黑海之滨的保加利亚 , 它被巴尔干山脉分为北部的多瑙河平原和南部的色雷斯低地 , 而在巴尔干山脉中 , 海拔1141米的布兹卢贾峰上矗立着一座飞碟纪念碑 。 这里至今都是保加利亚最主要的地标建筑 , 布兹卢贾山峰一直以来都充满着传奇色彩 。 19世纪 , 保加利亚独立战争在这座山峰打响 。 俄罗斯和保加利亚联手在这一带山头抵抗土耳其的侵略 , 最终击败土耳其获得独立 。
为了纪念这一连串影响保加利亚历史的大事件 , 当地人希望在布兹卢贾峰顶建造一座国家纪念碑 。 1959年 , 一场围绕着这座纪念碑的建筑设计竞赛席卷全国 。 两年之后 , 保加利亚建筑师斯托伊洛夫设计的飞碟纪念碑脱颖而出 。 飞碟的形状是当时流行的超现实主义建筑语言 , 它蕴含了那一代人对太空的向往 。 这座前卫、自由的建筑 , 在当时被看作是未来的丰碑 。 为了设计这座建筑 , 斯托伊洛夫参考了所有罗马万神殿和当时的科幻电影 。 在他看来 , 这座纪念碑连接远古和未来 , 将永垂不朽 。 10年之后的1971年 , 这个工程正式启动 。 从此 6000人开山辟路 , 终于把7万吨混凝土、3千吨钢材、40吨玻璃运上山顶 。 1981年整座建筑落成 , 包括一座雕刻着红星、高达107米的纪念碑 , 还有一座飞碟形状的议事厅作为当时执政党的总部 。 在这座建筑的黄金时代 , 保加利亚政府常与外国政要们在此集会 。 如今 , 外面的山峰和野花依旧 , 但里面的辉煌和荣耀却已经锈迹斑斑 。 对未来的幻想 , 在建筑的包裹下 , 显得触手可及、神秘而真实 。
虽然这里远离城市 , 交通不便 , 但每天仍然有上百人驱车前来探访 。 在他们眼中 , 布兹卢贾山峰的这座建筑仿佛就是通向未来的入口;或许前来的每个人 , 都曾幻想以后会成为未来战士 , 穿着太空服在宇宙间遨游 。

制片人:龚赟
编导:丁杰 赖思妮 柳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