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姐炫耀3万件旧衣被群嘲,网友:你家连衣服都有大房子吗?( 二 )



不过说到环境资源的浪费和保护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 , 近年来备受全球关注的塑料污染 。 顺便还cue到了经常吃外卖、喝瓶装水的我们…

???看完简直整个人都不好了 , 这让不会下厨的人咋整?逼上绝路么…

>>>微塑料到底是啥?2004年 , 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 。 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薄膜都统称为微塑料 , 有的微塑料甚至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 , 肉眼根本不可见 。

初级微塑料:由于工业需要 , 直接生产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颗粒 。 比如 , 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妆品、牙膏、洗涤剂等 , 都含有一定量的塑料颗粒 。 次级微塑料:塑料垃圾进入环境后 , 由于风与水的机械磨损 , 以及和光、热、微生物等化学和生物的降解作用 , 使尺寸较大的塑料碎裂成尺寸较小的碎屑 。

最近 , 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研究杂志》中的一篇论文中提到:首次在人体血栓样本中发现了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颗粒 。

其实 ,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人体中检出微塑料的存在了 。 之前就有传言说 , 我们体内含有微塑料 , 而且大概率来源于海产品 。

但这次研究发现 , 其实我们身边常见的瓶装水、外卖盒可能都是我们体内微塑料的来源 。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据估算 , 每年会有480~127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 而这些流入大海的塑料 , 因为阳光照射、盐分、水流冲刷等原因 , 会被分解成很小很小的碎片 。 这些小小的微塑料有可能被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吞食 , 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我们体内 。

而且微塑料的来源不仅仅于此 。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牙膏、洗面奶、沐浴露、洗涤剂等 , 其实都是含有塑微粒的 。 它们顺着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工厂 , 但由于体积太小 , 所以无法被过滤装置阻拦 , 最终回到我们人体内 。

甚至 , 连我们每天都要穿的衣服 , 也是人体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 看看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 , 标签上有没有写着“聚酯纤维” , 其实它也是塑料的一种 。

比如秋冬季节大家很爱的摇粒绒 , 通常是由回收塑料制成的 , 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纤维成分 。 每当清洗聚酯、聚酰胺和氨纶纤维等材料制成的衣物时 , 就会掉落约70万根微纤维 。

还有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水杯 。 2021年 , 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就发现 , 将85~90摄氏度的纯水放入一次性纸杯15分钟内 , 杯子就会向饮品中释放大约102亿个亚微米的塑料微粒 。

更可怕的是 , 很多食品也含有微塑料 , 比如罐头、啤酒、口香糖、矿泉水、食用盐以及外卖食品等 。 以及目前我们大量使用的口罩 , 都属于难降解的塑料 。

2019年《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论文 , 曾估算出人类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量高达3.9~5.2万颗 。 而今年 , 奥地利学者更新了这项数据:每人每年会摄入近10万个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颗粒 。 如果是爱喝瓶装水的人 , 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量甚至高达21.1万颗 。

>>>微塑料对人体到底有多大伤害?提到微塑料 , 就不得不谈到塑化剂 。 塑化剂对人的毒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 对于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一定伤害 。

人体摄入这些微塑料 , 首先遭殃的就是肠胃 , 微塑料会对消化道造成损伤 , 还会加剧肠道炎症 。 随后一部分微塑料会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器官 , 引发细胞损伤和其他炎症 。

另外 , 它们还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 让内分泌失调 , 各种代谢病也会随之而来 。 甚至 , 其中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还有可能引发成年男性肺功能衰退、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功能衰退 。

除了自身可能带有的毒性 , 微塑料更是污染物的载体 , 和一些有毒重金属 , 比如钯、铬和镉等如影随形 。

而且 , 已经有研究发现:由于微塑料的颗粒十分细小 , 直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不等 。 当这些塑料碎片小于10微米时 , 就能穿透细胞膜渗透到人体的内环境当中 , 且没有办法通过代谢排出人体 。 甚至 , 研究还发现人类的胎盘也可以传递微塑料 , 这也意味着怀孕的母亲摄入的微塑料 , 也可以进入到婴儿的体内 。

>>>怎么才能少吃点塑料?如今 , 叫外卖、喝瓶装水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 。 而这些一次性餐盒、塑料瓶子、塑料包装 , 其实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