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有三多:失眠多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聪明的人不糊涂,糊涂的人不聪明 。聪明一般是指精明,这种人记忆力好,理解力强,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
文章插图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聪明是意识化的过程 。我举两个寓言性的小故事:
有一天,一只青蛙遇到了蜈蚣,青蛙问蜈蚣:我有四条腿已经感到很多了,走路时靠蹦着前行;你有那么多条腿,你走路时先迈那条腿呢?
蜈蚣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就是:我先想一想再回答你 。
于是,蜈蚣就试着走路,看看到底是先迈哪条腿 。它走了几步,感到不知道如何迈步了,于是就对青蛙说,你不要问我这个问题了 。你不问我走得好好的,你这一问我反而不会走路了 。
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个老头,长了一嘴长长的胡须,胡须雪白飘逸,甚是令人羡慕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问老者:你的胡须甚是好看,不知道你在睡觉的时候,是把胡须放在被子里呢还是放在被子外边呢?
文章插图
老者回答他说: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待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看看是怎么放的 。于是,晚上睡觉时,老者把胡须放在被子外,又放进被子里,这样反复数次,竟然失眠了 。
蜈蚣先迈那条腿走路、老者睡觉时把胡须放在什么地方,这本来是不需知道的事情,可是当想知道的时候,蜈蚣不会走路了,老者失眠了 。如果说,不知道是潜意识状态的话,那么,想知道时就是意识化过程 。
意识是所有动物都有的本能,似乎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心理现象,一般是伴随着知、情、意三者共生 。知就是认知,情就是情感、情绪,意就是意志力,这三者构成了心理的内容 。我们探索外界事物,离不开这三者的共同作用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必知道的,就如同蜈蚣先迈那条腿走路,老者的胡须睡眠时放在什么地方,如果知道了,反而无益 。
文章插图
我再说一个例子:有个姓王的人有个背后议论别人的习惯,经常在别人的背后说三道四 。有一天,王某在背后议论一个姓张的,说他懒惰,妻子经常与他吵架,甚至到了离婚的程度 。另一个人听了王某的议论,就把这事告诉了张某 。从此以后,张某见了王某就很不高兴 。
这件事本来并没有什么,谁人背后不说人呢?可是,当你知道有人背后说你坏话时,你对这个人的状态就会微妙的变化 。许多人际关系的破坏就是这样产生的 。
我发现,许多心理疾病也是这样产生的 。比喻说,有个人最近情绪很低落,有一天,他在网上发现一个测试抑郁症的网站,出于好奇就测试了一下,经测试显示他有重度抑郁症 。他在网上又了解了一下抑郁症的特征,感到自己的状态都符合抑郁症的条件,从此,他真的抑郁了 。
这就是对号入座 。对号入座是非常可怕的,要知道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有时候也会情绪低落,如果把自己当作抑郁症患者,就有可能真的抑郁了 。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现象是命名 。有些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你一旦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这个东西就存在了 。当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 。事物本来是没有名字的人,处在混沌状态,有了名字后,就被人们认识了,一旦认识就会被利用,因此才会“天雨粟,鬼夜哭” 。
聪明其实不见得是好事,有些事你该糊涂还得糊涂,因此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糊涂有时和智慧差不多,老子说,大智若愚,意思是说,具有大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差不多 。
智慧和聪明不是一回事 。聪明的人深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具有很强的分辨心 。而智慧的人能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他的内心像明镜一样,往往是不需要分辨的 。聪明的人总想把事物弄的条理分明,因此能抓住机遇,在人事上有人缘,在物质上占便宜,一般发展的都很好,但是,利弊相衡,聪明的人往往用脑过度,身体状况难免低于常人 。
【聪明的人有三多:失眠多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俗语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
推荐阅读
- 如何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教学
- 矊怎么读 矊的拼音是什么
- 二十四节气惊蛰节气的祝福语短信怎么写?
- 美国除了大联盟和小联盟还有其它的棒球联盟吗 美国棒球大联盟
- 僵硬的脂肪怎么减
- 充电宝的灯怎么打开
- 身残志坚的典型事例
- 姐妹合照发朋友圈怎么写 与闺蜜自拍的文案
- 美容院圣诞祝福微信
- pr时间重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