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是由一对祖先夫妇繁衍来的吗?为何没有受近亲繁殖的影响?( 二 )


而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当时气候的巨变有很大的关系 , 因为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开始农业种植和驯化动物 , 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 气候的巨变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和数量进而影响原始人的生存 。

人类是如何“克服近亲繁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呢?7万年前 , 人类祖先仅剩下了约2000人 , 这2000人成功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 最终才有了全球六十多亿人 。 但是 , 这2000人势必会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 , 而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有害隐性基因变为显性的几率大大增加 , 从而影响后代的生存 , 那么为何2000人就没有受到影响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迁徙
最关键的因素就在迁徙上 , 人类从7万年前第一次走出了非洲进入到了其他大陆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类祖先离开了生存了百万年的地方 , 去到了新大陆 。
众所周知 , 在环境改变时 , 动物的基因突变也会加快 , 这就是人工饲养下的动物与它们野生祖先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原因 , 人类也是如此 , 从热带去到温带、亚温带、亚寒带等地区 , 原始人的基因突变也会不同 , 这会使得基因有一定的差异性 。

第二:繁殖能力
从当下来看 , 人类的繁殖能力比较弱 , 毕竟大多数人一生只生一两个孩子 , 但是这不是人类繁殖能力弱造成的 , 是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造成的 。 我们往上数一到两代 , 当时一对夫妇至少有七八个孩子 。
如果再回到几万年前 , 人类抚养幼儿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 而人类从十几岁性成熟后 , 平均两年就能生一胎 , 一直到更年期停止 , 这中间至少会有十几个 , 甚至二十多个孩子出生 , 这样即使出现了因为近亲繁殖导致的后代缺陷问题 , 也是可以通过选择规避的(先天性不足的容易夭折 , 剩下的都是健康的个体) 。

第三:吸纳新的基因
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 , 人类祖先其实并不孤独 , 因为有多个人科人属的成员曾经出现过 ,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尼安德特人了 。 尼安德特人出现在距今约43万年前 , 一直到距今约2.5万年前才灭绝 。
它们曾经与人类的祖先共存并发生过基因交流 , 这一点从现代人有1-2%的尼人基因就可以看出来了 , 所以尼人被人类祖先同化也补充了人类的基因库 。

总结人类并非是一对“亚当和夏娃”繁殖而来的 , 而是由一群原始的人类繁衍而来的 , 其数量非常庞大 , 不过 , 在7万年前 , 人类祖先遭受过灭顶之灾 , 差点就人类带走 , 不过靠着强大的繁殖能力 , 迁徙产生的突变以及同化其他人的基因 , 人类成功的繁衍生息 , 拥有了超过60亿的人口 , 成为了地球如今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