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尸竟然穿着开裆裤!”江西德安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宋代古墓,血棺女尸千年不腐


“这女尸竟然穿着开裆裤!”江西德安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宋代古墓,血棺女尸千年不腐


文章图片


“这女尸竟然穿着开裆裤!”江西德安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宋代古墓,血棺女尸千年不腐


“这女尸竟然穿着开裆裤!”1988年 , 江西德安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宋代古墓 , 血棺女尸千年不腐 , 毛孔清晰可见 ,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 她下身竟穿着开裆裤 。
1988年 , 江西德安县义峰羽绒厂打算扩大生产建造新工厂 , 经过多番考察和协调 , 新厂址钉在了杨桥村桃源山山顶 。 不久后 , 羽绒厂就叫来了建筑队 , 开始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 , 打算在一年内 , 将新厂房建造完成 。
然而一句老话说得好 , 计划赶不上变化 , 一个意外事件导致施工被迫停止 。
1988年9月28日 , 挖掘机张师傅像往常一样操作着挖机 , 突然“咚”的一声炸响把他吓了一跳 , 连忙从驾驶舱跳出来 , 跑到挖斗前 。 在扒开挖斗旁的土壤后 , 一块巨大的青石板暴露了出来 , 刚才挖斗正是撞击到了石板上 , 才会出现声音 。
【“这女尸竟然穿着开裆裤!”江西德安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宋代古墓,血棺女尸千年不腐】
张师傅的经验及其丰富 , 他一看便知这是挖到古墓了 , 于是立刻停止工作 , 将情况报告给了工头 。 不久之后 , 工头便带着德安县博物馆的专家赶到了工地上 。
考古队到场后首先封锁了现场 , 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 随后便开始进行挖掘工作 。 在工人的配合下 , 考古队移开了石板 。 这块石板是墓顶 , 有些地方已经有少许坍塌 , 不少泥土掉进了墓室之中 。
经过一番清理 , 一个巨大的石棺出现在众人面前 , 由于石棺外表保存较好 , 考古队决定将其运送到博物馆中 , 以备抢救文物 , 避免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 正是这一决策 , 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跨越700年的“食物” 。
考古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才把沉重的石棺转移到了博物馆中 。 由于午夜的温度湿度最适合开棺 , 因此考古队决定午夜再动手开棺 。 先是一股腥气扑面而来 , 映入眼帘的是两块石板盖在一个朱红楠木木棺上 。 第一块石板上刻着8个大字“有宋安人周氏之墓” , 另一块石板上则是墓志铭 。



通过这些考古队确定了古墓主人是宋代新太平洲通判吴畴的妻子 , 终年35岁 。
紧接着 , 考古队专家合力打开了木棺棺盖 , 只见一张绢质星宿图盖在尸体上 。 专家小心翼翼地揭开星宿图 , 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 他们原本以为尸体肯定早已腐烂成骸骨 , 然而这具尸体却保存得非常完好 , 没有腐烂 , 甚至四肢的关节还可以轻微活动 , 皮肤仍有弹性 。 令人惊奇的是 , 专家用放大镜还能看到清晰的毛孔 。
就在为女尸不腐而赞叹时 , 有位专家发现 , 女尸竟然穿着一条开裆裤 , 隐私部位还系着三条月事带 , 上面的血渍清晰可见 。 把月事带解开后 , 女尸身下压着一块黑色物体 , 经过检测 , 这块物体是脱落的子宫 。 专考古队将女尸移走之后 , 馆中只剩下14层丝绵被 , 上面也有大量血迹 。
根据这些来判断 , 这位姓周的妇女应该是难产而亡 , 下葬的特别匆忙 , 因此她才穿着开裆裤 , 连月事带也没有解开 。 令人困惑的是 , 墓中竟然没有任何陪葬品 , 除了女尸之外 , 只有两个粽子!对于此专家只能猜测是因为女尸死于端午节前 , 她生前又特别喜欢吃粽子 , 因此丈夫才会特意用粽子作为陪葬品 。 正是由于此前决定转移到博物馆开棺的先见之明 , 这两个粽子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 成为了世界考古史上年限最长的粽子 。
如今 , 女尸所穿的开裆裤和这两个粽子存放在德安县博物馆中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去看一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