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男子收养了名继子,后来积累了亿万家产,继子想分家产,继父却说:一毛没有


1987年,男子收养了名继子,后来积累了亿万家产,继子想分家产,继父却说:一毛没有


1987年 , 长沙男子收养了一名继子 , 后来经过努力积累下了亿万家产 , 继子长大后想分其家产 。
继父却说:一毛没有!那么 ,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父子俩走到这种地步?
这位父亲名叫郑植树 , 1987年他到湖南平江走亲戚 , 意外结识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 。
这家男主人患有气管炎 , 女主人也身有残疾 , 他们还生育了4个孩子 , 生活过得很是艰难 。
郑植树与妻子罗晚云育有一女 , 但一直没有个男孩 , 于是他便向这家人提出 , 将那个最小的儿子带回长沙的家中抚养 , 保证不向孩子隐瞒收养的事情 , 并允许其常来探望 。
孩子的亲生父母虽有不舍 , 但是为了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前途着想 , 他们还是答应了 。
从此 , 这个孩子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郑周 。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 郑植树成为了一家公司的大老板 , 下设一家有上千平米的厂房和一栋六层高的办公楼 , 主营金属加工业务 。
看着这一片风生水起 , 前途大好的景象 , 郑植树决定将养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
由于郑周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 , 于是郑植树便让他在14岁时辍学了 , 随后进入工厂从基层做起 。
可是 , 在平日里 , 郑植树却与这个儿子的交流很少 , 两人一个性格强势、精明能干 , 另一个却略显自卑 , 眼界短浅 , 父子俩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 , 但是心里却一直有隔阂 。
有一次 , 郑周在厂子里与一名普通职工发生了肢体冲突 , 导致下巴被缝了5针 。
然而 , 在他最需要亲人关怀的时候 , 养父母却从未出过面 , 没有安慰 , 也没有劝导 , 只是无尽的冷漠 。
2014年大年初八 , 逆反情绪越来越重的郑周与养父母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
他表示自己虽然在父亲的厂子有工作 , 但是每月只有一点生活费 , 没攒下过多少钱 , 因此 , 他想到外面去打拼一场 。
对此 , 养父母并没有反对 , 甚至还支持他在外工作或创业 。
可是 , 在此后的多年里 , 郑周却对二老不闻不问 , 甚至连过年都很少回家 。
这主要是因为郑周能力不强 , 一直没有混出多大的名堂 。
后来 , 他干脆向往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 , 并用攒下的7万元 , 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了20万元 , 在乡下建了一座房子 。
由于他的收入远远赶不上所欠的债务 , 以至于在生活举步维艰 , 就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 。
这时候 , 他想起了身价上亿的父亲 。 然而 , 当他向其求助时 , 对方不仅没有给他一分钱 , 还要解除父子关系 。
郑周始终认为 , 养父并没有把他当成家人来看待 , 只是为了标榜自己扶贫扶弱的高尚品德 。
可是 , 尽管他无法融入这个家庭 , 但也算勤勤恳恳 , 朴实低调 , 没有做过太出格的事情 。
父亲不给钱也就算了 , 为什么还要表达出这么大的反感呢?
为了缓和与父亲的关系 , 郑周请媒体记者来从中劝和 。 然而 , 郑植树并不是说说而已 , 他甚至请来了律师 , 并拟定了解除关系的协议 。
考虑到郑周的两个孩子还小 , 于是他便承诺每年给10万元的生活费 , 并一直持续到第20年 。
对于养父的说法 , 郑周不能完全接受 , 因为他在无意间得知 , 对方在与他解除关系的同时 , 却把公司的法人代表换成了姐姐郑夕 。
一瞬间 , 他对所有的委屈和不解都明白了 。
面对养子也想分得财产的态度 , 郑植树坦率地承认了他想让女儿尽快熟悉公司业务 , 并在将来接手 , 而养子离家出走多年 , 没有相关经验 , 怎么可能挑起大梁?别说想分得一部分财产 , 自己一毛都不会给他的!
就在父子俩僵持不下之际 , 郑周的养母罗晚云说话了 , 她表示自己和丈夫一直将养子视如己出 , 但这个孩子从小就敏感多疑 , 总是以利弊之心看待付出与收获 。
工厂越大 , 责任也越大 , 郑植树对儿子寄予厚望 , 但对方却总是把心思花在吃穿旅游上 , 只图轻松与安逸 。
其实 , 郑植树对养子并不吝啬 , 他曾经还专门在城里为其购置了房子和汽车 , 可没想到对方却毫不领情 , 竟然瞒着家里在乡下私自建了房子 。
这种年纪轻轻就准备养老的心态 , 让已经60岁的老父亲彻底失望透顶 。
听到这里 , 郑周陷入了沉默 , 他知道自己不是干大事的料子 , 所以并不是真的惦记父亲的财产 , 他一心只想过轻松幸福的生活 , 哪怕穷一点 , 苦一点 , 然而这些却是父亲最不屑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