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


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


文章图片


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


文章图片


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


文章图片


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


文章图片



初冬季节 , 与影友相邀一起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渑池县大山之中拍摄秋景 , 我们沿着通往山区的公路前行 , 边走边拍着山区的美景 , W老师把车子从一条小路开了进去 , 我们无意间走进了一个2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 站在村子的最高处登高远望 , 发现了这户晾晒着辣椒的四合院人家 , 如此漂亮的秋天美景正是我们想拍的照片 , 里边住着什么人也是我们想要记录的内容 。

小山村依山而建 , 只有3排民居的巷道要想寻找到这个四合小院还是相当的容易 , 没用多少时间我们就走了进去 , 已经是早上10点多钟了 , 农村人的习惯正是吃早饭的时间 , 看到院子里坐着4个人却分成两摊在吃饭 , 起先我们以为就是一家人 , 经过交流我们却意外地发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 小小的四合院子里竟然生活着两户人家 , 演绎着60年和睦相处的故事 。

坐在院心的奶奶姓袁 , 今年已经是75岁高龄 , 她给我们讲起了小院的故事 。 奶奶说这个小院子原本是一家人所有 , 自己嫁给了家里的二儿子 , 婚后公公给大伯子和他们分了家 , 当年山里人经济不富裕 , 按照当地人的习惯分户不离家 , 所以老哥俩2户人家就住在一起 , 南房和西房属于自家 , 北房和东房属于大伯子一家 , 到现在都快60年了 , 已经经历了4辈人 。

吃完饭袁奶奶坐在南房下削着柿子皮开始做柿饼 , 60岁的侄子也过来帮忙 , 我们继续着聊天的话题 。 奶奶说现在自家是她和老伴还有儿子一家住在这里 , 大伯子一家是侄子夫妻和孩子 , 虽说是两家人可是还是和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个院子里 , 平时大家各做各的饭 , 各过各的日子 , 但是有事互相帮忙 , 地里产的庄稼蔬菜都放在共用的院子里 , 这个不分你我 , 谁家缺了东西都可以互相使用 , 自己嫁过来快60年 , 兄弟两家人从来没有红过脸闹过任何矛盾 , 当然和睦相处是有秘诀的 。

奶奶说其实自己的老伴已经去世20多年了 , 后来自己重新又找了老伴一起生活 , 按说他们老两口和大伯子他们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 可是大伯子一家人无论大小对自己都很尊重 , 有时孩子不在家 , 需要帮忙跑腿的事情只要自己说一声 , 侄子一家人都热心帮助 , 甚至做下美食好饭还互相送给对方吃 。 山里人有句老话 ,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 这就是亲情 。

W老师家也是兄弟二人 , 他很在意袁奶奶所讲的两家人和睦相处的秘诀 , 老人家说秘诀和村子里的两棵古树有关 , 别看小山村不大 , 却是当地的古村落 , 村西的最高处长着2棵上千年树龄的古柏树 , 其树身下部之间有一条粗壮的树根相连 , 大家称它为“兄弟柏树” , 村民们都以此为榜样 , 世代相传邻里和谐 , 兄弟相亲 。 他们两家人是兄弟之家 , 自然遵守良好的家风和村风 , 和睦相处60年顺理成章 , 是很自然的事情 。

当地山区农村因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 所有的民居小院几乎都很小 , 袁奶奶家的院子也是如此 , 仔细观察面积也就在150平方米左右 , 院子中心的空间更加窄小 , 长度在10米左右 , 宽度3米左右 , 我们很难想像2家人是如何共同在如此狭小的空间生活了几十年 , 锅碗盆瓢也有磕碰的时候 , 他们可能和睦相处让人佩服 。

【河南小山村,1个小院生活2家人60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脸】袁奶奶所讲“兄弟古树”榜样故事 , 只是当地人的形象比喻传说 , 其实两家人和睦相处的真正原因是我大中华数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 , 特别是在民间 , 兄弟妯娌和睦相处 , 邻里乡亲和谐共处 , 这样的故事和事情比比皆是 , 正因为如此才是我们和谐社会 , 文明社会的根基所在 。 各位 , 您说是不是啊 , 欢迎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