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岭的日与夜

|树木岭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日升月落 , 在拔地而起的楼宇之间 , 我的离开 , 或者停留 , 如一朵细小的浪花 , 消隐在城市的洪流中 。作者|杨群 编辑|王雅娜
本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21期



窗外 , 是秋天 , 是城市天际线 , 是树木繁茂的山体公园 。 因为公司搬来不久 , 这一扇窗 , 对我而言 , 还颇为新鲜 。 之前办公的地方 , 在树木岭 。 在那里 , 我待了5年 , 如今搬离 , 工作间隙偶尔会想起 , 因而怀念 。
【|树木岭的日与夜】
刚搬到树木岭时 , 也是秋天 , 一切都是新的 。 那时 , 楼下的城铁已经开通 , 地铁还在修 , 围挡在道路两旁延伸 , 一眼望不到头 。

树木岭是长沙的老城区 , 顺着劳动路往东边是高铁新城 , 西边则是老城 , 有着新旧杂糅的观感 。 在一片低矮的老建筑里 , 往往会矗立一幢或者几幢高层建筑 , 像是灌木丛中长出几棵挺拔的梧桐 。

总的来说 , 树木岭是旧的 , 那是一种经年沉淀下来的烟火气 。 从公司出来 , 走过一个钢架天桥 , 就能看到一个偌大的菜市场 。 进入菜市场之前 , 有两排长长的矮房子 , 开着些平价服装店和2元店 , 如果不抬头看远处的建筑 , 会觉得自己身处某座县城的小街 。

树木岭菜市场很大 , 进去总有堆积如山的辣椒和时令蔬菜 , 这里有鱼肉海鲜 , 也有新鲜水果 。 各类生鲜的价格比超市便宜 , 因此清晨有许多餐馆老板骑电动车来采购 , 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 , 则选择坐公交车来 。

菜市场盛放着一座城市的味觉 , 早上采购 , 中午端上餐桌 , 各家有各家的滋味 。 午饭过后 , 公司北边的天桥下 , 就开始热闹起来 , 下棋、打牌或者玩会乐器 , 是老人们一天中重要的休闲项目 。 红色塑料椅子错落放着 , 即便是40摄氏度的高温 , 这里都坐满了人 。

来这里的老人 , 大多住在旁边的长重社区 , 很多年前 , 在树木岭的诸多工厂里 , 或许也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长重机械厂、鼓风机厂、动力配件厂等开启了树木岭的大厂时代 , 各类工业机械在这里日夜轰鸣 。 而此时 , 那些厂房早已停产或搬离 。 长重社区里多是几层楼的砖房 , 楼下郁郁葱葱 ,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念旧的老人 。

几年前 , 树木岭仅剩的厂房先后拆除 , 建成高档住宅小区 , 余下的一座仓库去年也已推倒 , 修起一所小学 。 工业的痕迹 , 慢慢从树木岭这片土地上悉数抹去 , 成为上一代人的回忆 。 在我们公司搬走的前一周 , 通往菜市场的钢架天桥 , 也拆了 , 取而代之的是红绿灯和斑马线 。 夜色降临时 , 愈发显现出城市的繁华 。

当路灯亮起 , 写字楼里的灯逐个熄灭 , 地铁口的人就多了起来 , 夜宵摊前人头攒动 , 大排档里的龙虾、烤串热气腾腾 , 窗内的人举杯 , 窗外的人赶路 , 总有出租车司机和代驾在路口等候 , 来去匆匆 。

记得第一次来树木岭 , 也是在一个晚上 , 没有路灯 , 老旧电线杆上耷拉着几根电线 , 几辆挖掘机停在路旁 。 如今那片暗影早已消失 , 灯火彻夜不熄 , 喧嚣此起彼伏 , 不绝于耳 。 日升月落 , 在拔地而起的楼宇之间 , 我的离开 , 或者停留 , 如一朵细小的浪花 , 消隐在城市的洪流中 。
初审|王雅娜
复审|李玲
终审|黄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