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速逃星”,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为何突然叛逃了?


“世界之大 , 无奇不有”
我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地球上稀奇古怪的事 , 宇宙之大 , 也无奇不有 , 除过吞噬万物的黑洞 , 拥有极端密度的中子星 , 宇宙中还有一类有趣的行星:速逃星 。

地球日复一日地围绕太阳公转 , 太阳又以同样的方式驻留在银河系 , 似乎每颗行星和恒星都有自己的归宿 , 拥有自己稳定的公转轨道 , 实则不然 , 有一些恒星它们更像叛逆的流浪之子 , 急于冲出星系的怀抱 。

这类恒星往往飞行速度极快 , 超越了能飞出星系的第四宇宙速度 , 朝着不可以思议的方向飞奔 , 对于这类恒星 , 我们形象的称它为“速逃星” 。

恒星并不是凭空诞生的 , 它们在辽阔的气体尘埃云中被孕育 , 尘埃云是恒星的摇篮 , 不过摇篮里并只有一个恒星胚胎 , 往往是许多恒星同时出现 , 这种特征决定了许多恒星在星系运行过程中是互相有联系的 , 关联紧密或松散 。

一些关联紧密的恒星集合体被称为“星协” , 另一些关联较少的则成了人们口中的“疏散星团” , 其中就会有不少“叛逃”的恒星 。

银河系边缘有许多游荡的恒星 , 通过恒星的运动轨迹可以追踪到 , 它们很久以前属于银河系内部 。 不过随着它们向边缘的不断前进 , 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就会彻底脱离银河系 , 成为太空中的流浪恒星 。

原本稳定运行在星系内部的恒星 , 为何突然“叛逃”了呢?
科学家对速逃星进行了详细的观测 , 结果显示速逃星大部分为恒星死亡后的遗骸:白矮星 , 这说明恒星出逃时至少已经是暮年了 , 这就不由得让人想到超新星爆发 。

银河系早期形成时物质十分密集 , 当时的恒星大部分质量都很大 , 恒星以内部的核聚变维持自己的存在 , 一旦氢燃料耗尽 , 恒星就敲响了死亡的钟声 , 质量大的恒星需要消耗更多的氢气 , 所以质量越大的恒星反而寿命越短 。

于是早期的银河系曾有十分频繁的超新星爆发事件 , 爆发时恒星的内核会坍缩成为一颗白矮星或中子星甚至黑洞 , 如果冲击力足够大 , 就会把坍缩后的形成的天体推向其他区域 。

这时恒星的出逃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 不过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 在一个高密度的星团内 , 两颗恒星可能会靠得非常近 , 当近的达到阈值时 , 两颗恒星在引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就会交互旋转 , 成为一个双星系统 。

其中质量较大的一颗恒星会率先发生超新星爆炸 , 产生的冲击波就会把另一个质量较小的恒星给“踢开” , 这时被踢开的恒星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脱离原有的轨道 。
LP40-365就是一颗著名的速逃星

编号中的LP来自1960年编成的鲁坦-帕罗马自行星表 , 它还有另一个编号“GD492” , 来自1970年的Giclas天体目录 , 2017年 , 研究人员在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过境系外行星的数据时注意到了它 。

科学家发现 , LP40-365在以每小时32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银河系 , 这样的高速足够每小时从地球到月球往返四次 , 照这样的速度 , 它最后将逃离银河系 。
LP40-365不仅在高速飞行 , 还会每隔9小时旋转一次 。

恒星自转并不奇怪 , 比如我们熟知的太阳就会每隔27个地球日围绕中心轴自转一次 , 奇怪的是 , 对于一颗经历了超新星爆炸天体而言 , LP40-365的自转速度有些太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