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谁写的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乐不思蜀是谁写的?乐不思蜀刘禅写的 。最早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 。司马昭还设宴招待他 。宴会上先表演魏国的歌舞原蜀国的官员都觉得很难堪只有刘禅看得很高兴 。
【乐不思蜀是谁写的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司马昭又叫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官看了都流下了眼泪而刘禅却嬉笑自如没有一点点亡国之恨 。
司马昭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魏国的一位大臣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即使诸葛亮没有死也没法长久扶持这样的国君啊!”
于是问刘禅:“你还想不想蜀国?”
刘禅答道:“我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想蜀国!”
刘禅说:乐不思蜀 。明显就是违心之言为什么司马昭不会怀疑?刘禅说乐不思蜀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禅有没有复国的念头如果一旦查明确有其事那么等待刘禅的就毫无疑问是一个死字 。
这段故事的原文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说司马昭请阿斗吃饭名为吃饭其实满怀杀机因为司马昭在宴席之上安排了一档巴蜀地区特色浓厚的节目在座的人多数来自蜀国一看到这节目立马就伤心了 。但司马昭的重点不在这些人而在阿斗身上 。
在司马昭看来如果阿斗也像其他人一样伤心落泪那就可以推断出阿斗也想回到巴蜀去而回到巴蜀他很可能就是想恢复蜀汉重新做皇帝换句话说就是有谋反之心而如果司马昭觉得你小子有谋反的念头哪怕是一点点你觉得自个还能活么?
所以这一局刘禅是顺利通过了 。但司马昭还是不放心过了一段日子又问他:“颇思蜀否?”
刘禅赶紧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成语乐不思蜀的来源就在这里 。
但司马昭依旧不放心 。
这时便有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他便是郤正 。这个家伙其实老家在河南可是老爹当年在四川当地方官于是便留在了四川 。这个人别的能耐咱不知道可是很擅长打理关系是真的譬如他曾与宦官黄皓相互共事历经三十余年关系相处得很是不错既不会因为接近黄皓而被士大夫非议也不会因为不巴结而被黄皓憎恨老实说这样的本事真的很了不起 。
而在蜀汉灭亡前夕也是郤正出手起草了投降书 。之后阿斗被迁到洛阳去也只有郤正和另一个人跟随 。刘禅抵达洛阳之后郤正的待遇也不错后来被授予关内侯爵位——也就是说和当年同时应对大臣及宦官方面关系一样郤正也很好地同时处理了应对阿斗和司马昭两方面的关系 。
为什么这么说?咱看原文: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
大家看见没有郤正帮刘禅设计了一套台词和动作刘禅照做了司马昭啥反应?“你说的这些话怎么像是郤正的台词?”于是刘禅大吃一惊:“真的是这样啊!”结果大伙就笑了 。
咱看这里司马昭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反应显然郤正在他这边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或是暗示 。也就是说郤正是先到司马昭这边说了这些话再让刘禅到司马昭处说同样的台词而且重点是:台词必须一模一样!
为什么郤正要这样设计?难道他真的以为司马昭会放心让阿斗回四川吗?当然不是的 。郤正这样做其实是要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让司马昭相信:阿斗没有野心他就是个傻子 。
第二、让司马昭认为:郤正也是个可靠的家伙他替阿斗着想可是绝不瞒着司马昭 。在阿斗之前他就已经说过类似的话 。这也就是说:他也很实诚 。
于是阿斗安全了郤正也安全了 。
但阿斗的“乐不思蜀”其实只过了八年死时仅有64岁比鞠躬尽瘁的诸葛亮(53岁)多活了十一年 。你说他真的无忧无虑么?若是真的无忧无虑怎么六十出头就死了?
很可能没有野心是真的无忧无虑却是假的阿斗的最后八年其实也是蛮难熬的 。
乐不思蜀和逼上梁山是真实事件吗?乐不思蜀是真实事件逼上梁山不是真实事件而是小说情节 。
乐不思蜀指的是蜀国被灭后蜀国后主刘禅被魏国大军俘虏送到魏国都城当时的魏国权臣司马昭宴请刘禅席间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刘禅答曰:此间乐不思蜀 。
逼上梁山是指施耐庵所著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高俅和他儿子陷害得家破人亡在林冲去充军的路上还想杀死他林冲逼不得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 。
推荐阅读
- 真是9月7日发布 苹果新款什么时候出
- 你敢相信吗 asics是什么档次
- 其实不只是皮肤病这么简单 黑脖子病是什么病
- 万达收购了迈外迪 迈外迪是什么
- 物理中的“场”究竟指的什么 加速度是什么意思
- 还在纠结洗头是早上好还是晚上好 什么时候洗头是最佳时间
- 淘宝消费总金额怎么看
- ssd固态硬盘有哪些优点
-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 雅阁都是混动吗 了解雅阁是否都是混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