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上网课被丈夫家暴,学生目睹全程愤怒制止:住手!( 二 )



剑桥大学研究数据女网红拉姆被丈夫用汽油烧死的悲剧 , 曾引起广泛关注 。
第一次被家暴时 , 拉姆母亲强势介入 , 丈夫有所收敛 。 母亲去世后 , 懦弱的岳父让拉姆丈夫无所畏惧 , 家暴升级后 , 拉姆第一时间报警 , 除了警告拉姆丈夫不要太过分 , 警方没有做出更强有力的措施 , 甚至俩人离婚 , 法院都把两个孩子判给了有家暴前科的丈夫 。
拉姆作为受害者 , 有反抗和请求 , 但是当社会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发挥作用时 , 悲剧就发生了 。
社会对“家暴是家务事”的认知 , 让家庭暴力关起了门 , 被隔绝在社会之外 。
在我国 , 家暴报警后依旧会反复的情况很常见 , 但在其他国家 , 有强制逮捕的规则 , 只要报案就很难和解 , 对家庭暴力不允许调解 。
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认知 , 总是希望加害人回归家庭 , 鼓励和解 , 不痛不痒的处罚 , 很难彻底遏制家庭暴力 。
全国妇联统计 , 在中国 , 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 , 2.7亿个中国家庭中 , 超过25%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 但在94571份离婚判决书中 , 仅3741件被认定存在家暴行为 , 认定率仅为3.96% 。
数字背后 , 折射出我们对家暴认知的淡薄 , 很多人觉得 , 丈夫扇妻子一巴掌是很平常的事 , 完全意识不到这是家暴案件 , 违反了法律 。
2016年3月1日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 , 让受害人求助有门 , 让公权力介入有据 , 但立法不是反家暴的终结 , 在执行过程中 , 应该深化反家暴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女老师上网课被丈夫家暴,学生目睹全程愤怒制止:住手!】只有真正让加害者感到痛了 , 他们才不敢挥起拳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