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民上山发现辆小轿车,察觉怪异后报警,牵出桩人命官司( 三 )


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 警方开始围绕薄某展开新一轮的调查 。 一查之下 , 薄某的嫌疑被进一步扩大 。

原来 , 薄某有着烂赌的不良嗜好 , 家境还算优越的他整日沉浸在赌博之中 , 调查结果现实 , 薄某目前已经欠债超过一百万之巨 。
近期 , 逼债的人已经多次上门讨要 , 无法还钱的薄某只能四处躲藏 , 轻易不敢露面 。
而且在调查中发现 , 薄某因为赌债问题 , 还曾经伙同其他人导演了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 , 敲诈的对象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
当薄某拿到父亲好不容易凑到的97万元现金时 , 就不再隐瞒自己导演绑架的事 , 直接告诉父亲 , 这钱本来就是他自己要的 。
如此一个为了赌债不惜敲诈亲生父亲的赌徒 , 会不会为了钱财 , 铤而走险 , 伤害自己的发小挚友呢?
办案人员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

四、巧设迷局 , 罪犯终落法网很明显 , 王迪的挚友薄某有重大嫌疑 , 可是在现有的条件下 , 警方除了合理的怀疑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样的猜想 。
更何况距离王迪失踪已经过去一月有余 , 人很可能已经被害 , 即便是被绑 , 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音信 , 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
为了能够查清案件 , 警方不得不选择新的思路 。
办案人员找来王迪的父亲王凤杰 , 希望他能够配合警方设置一个迷局 , 引蛇出洞 , 让犯罪嫌疑人自己跳出来 。
对此 , 王凤杰自然是十分支持 , 当得知目前最有可能的嫌疑人是儿子最好的朋友之一薄某时 , 他也不禁大吃一惊 。
想到这个薄某 , 自儿子失踪之后 , 遇到问题每次都能随叫随到 , 那真切紧张自己儿子去向的神情 , 让王凤杰实在无法想象 。

如果真的是他 , 那他的内心到底是怎样一个魔鬼 , 怎能如此狠心的伤害自己好友 , 还能若无其事的在好友家中假装关心呢!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 , 王凤杰积极配合警方 , 开始布设抓捕罪犯的陷阱 。
按照警方的设计 , 王凤杰开始主动联系薄某 , 多次在他面前表示 , 希望他帮助自己寻找王迪的下落 , 并承诺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 。
这一招正好卡在了薄某的心头上 , 薄某在这段时间变得特别积极 , 多次主动上门找王凤杰聊关于寻找王迪的事情 。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 , 虽然十分积极 , 可是薄某始终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 直到同年12月9号 。
这天 , 薄某主动找上王凤杰 , 要跟他在聊聊寻找王迪的事 , 于是二人来到王家 , 可是一晚上薄某都是在东拉西扯 , 话题也总是那些旧事 , 根本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 , 薄某见王凤杰已经没了兴致 , 而且电话铃不住地响 , 于是便告辞离开 , 王凤杰也跟着他出门准备送他下楼 。
可是 , 薄某却在出门后装作看手机 , 故意落在王凤杰身后 , 等王凤杰下楼下到一半 , 薄某突然指着门说:“叔 , 你看这是啥!”
听闻此话 , 王凤杰赶忙跑上来查看 , 一封A4纸折成的信赫然插在门上的对联里 , 抓过信封 , 上面笔直的写着几个大字“王迪父亲亲启”!
见此情景 , 王凤杰又惊又恨 , 赶紧打发薄某回家 , 自己回家仔细拆开信件 。
这果然是一封勒索信 , 按照信上的内容 , 王迪还活着并且在对方手中 , 只要王家给160万就能换回儿子 , 王凤杰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幻想 。
不过他也没有忘记与警方的约定 , 很快警方也参与到这封信的研究之中 。

信的字体很明显是故意为之 , 每个字都笔直坚挺 , 似乎是用尺子之类工具描出来的 , 根本无法通过笔记判断是谁 。
而信的内容除了勒索与威胁之外 , 最为可疑的就属明确要求 , 由王迪的薄姓朋友 , 开自己的皮卡车单独交付赎金 。
很明显 , 这起案件与薄某脱不了干系 。
于是警方指示王凤杰继续与犯罪嫌疑人周旋 , 装作十分着急筹钱的样子 , 四处借钱准备160万赎金 , 为了取信薄某 , 甚至向他父亲开出了借条 。
于此同时 , 警方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 , 虽然笔记不能辨认 , 可是这样的敲诈信写起来一定非常费时 , 薄某近期的行踪也就成了关键 。
很快 , 办案人员找到了薄某制作敲诈信的宾馆 。

从宾馆的监控可以看到 , 薄某曾经向前台服务员借了一管胶水 , 然后回到房间 , 直到一个小时之后才将胶水还给前台 , 并离开 。
围绕宾馆 , 警方又对薄某所用A4纸的来源展开一番深入的调查 , 最终在一家小卖部找到了薄某购买纸张的证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