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为什么大多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类女性却比男性漂亮?( 二 )



那么漂亮就意味着强壮吗?显然 , 如果以人类对于漂亮的看法来说 , 这二者是不能对等的 。 但是在自然界当中就要另当别论了 , 还是以前文中提到的孔雀为例 。 雄性孔雀在繁殖期会展示自己的尾羽 , 以此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 , 这时又长又大的尾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可是平时这个尾羽则更像是一个累赘 , 毕竟如果真的面临天敌的追击 , 尾羽会影响雄性孔雀的逃亡速度 。

所以 , 雄性孔雀相较于雌性而言 ,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 而反过来说 , 既能保持花枝招展 , 又能从天敌手下逃脱 , 安稳活到现在的雄性 , 则代表它具有着更强的实力 。 因此 , 健康美丽的尾羽其实代表着这只雄性孔雀的实力 。 雌雄在择偶时 , 对于这种外表优秀 , 能力上乘的雄性也会更加偏爱 。

可见 , 自然界中大部分雄性生物比雌性生物更漂亮 , 是为了获得交配的机会 。 因为雌性掌握着优先择偶权 , 所以雄性为了使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 , 必须朝着雌性喜欢的样子进化 。 而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 , 一部分能力不足的雄性可能就死于天敌之手了 , 能够活下来并且依旧保持“美丽”的雄性才是种群中的佼佼者 , 其基因也会更加优越 。 既然自然界当中的大部分生物都遵循这一演化法则 , 为什么到了人类社会当中 , 这一法则就出现了变化呢?

生物学视角下的男女美丑之分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 , 人类男女之间的相貌并没有什么不同 。 这里指的是基本的五官和身体构造来看的 , 毕竟再漂亮大家也都是一双眼睛、一个鼻子和一个嘴巴 。 细微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体型方面 , 男性的体型相较于女性而言 , 往往会更加的高大魁梧一些 。
【大自然中,为什么大多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类女性却比男性漂亮?】
所以 , 在生物学家看来 , 是无法对男女之间谁更漂亮做出结论的 。 再者 , 美与丑本就是个人主观的一种感受 , 每一个人对于漂亮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 比如说有人觉得皮肤白皙、弱不禁风就是漂亮 , 典型的代表就是“林黛玉” , 这种美更像是一种病态的美感 。 到了现代 , 大家则更加倾向于 , 体型匀称、五官端正的活力型女性 。

因此 , 不难看出 , 我们对于“漂亮与否”这件事情的观念是一直都在改变的 。 但是抛开这些后天才得以形成的观念来说 , 生物学视角下 , 男性和女性之间并没有美丑之分 。 生物学家认为 , 智人与自然界当中的其他生物相比 , 其实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小的 。

不然也不会总出现女扮男装或者男子扮相女子唱戏这种情况 , 像胡须、胸部发育这种第二性征都是可以通过后来的手段遮盖的 。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在人类社会当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
人类之所以会产生人类女性比男性漂亮这种认知 , 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 毕竟人类相较于动物而言 , 其社会性更强 , 而社会性在我们的演化进程中往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男权社会的产物女性比男性更漂亮这种说法并不恰当 , 因为前文中从生物学角度给大家解释了 , 人类的两性差异并不是非常的明显 。 所以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 这一句话换成“女性比男性更加爱漂亮”会更加合适一些 。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 , 除了在早期时出现过较短暂的母系社会 , 剩下的时间当中 , 基本都是以父系社会为主 。 父系社会就代表着男性拥有着优先择偶权 , 而女性“爱漂亮”就是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需求 , 与前文当中所说的孔雀恰好反了过来 。

大家可能会说 , 但是女性和雌性动物一样也是主要肩负生殖功能 , 并且女性的卵细胞形成数量比男性的精子也要少 , 按理来说应当是女性掌握优先择偶权 。 理论上来看是这样 , 但是现实当中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机能差异导致男性在社会生产当中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力” 。 不论是远古时期的打猎、种地还是封建时代的出门务工 , 从生产力方面来说 , 男性更具优势 。

而这种情况下 , 男性就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 , 因此话语权也会更大 。 再重回历史当中来观察两性关系 , 就会发现 , 过去男女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 , 那时的女性更像是男性的附属品 。 所以 , 女性为了在社会当中寻找到依托的男性 , 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 , 毕竟“爱美之心 , 人皆有之” , 这是最快也是最效率能够吸引男性的方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