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游客来说 , 虽然北极圈寒冷 , 但依然能够选择在较为温暖的夏季 , 来到这里领略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又或者做好御寒 , 在冬季的时候欣赏梦幻的极光 。
总之 , 对于爱好旅行的人来说 , 北极圈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圣地 , 尽管这里气候恶劣、冰雪肆虐 , 但是却有着最独一无二的冰川美景、富有地域特色的北极熊、北极兔等可爱的动物 。
但是 , 对于在此常年定居的人来说 , 北极圈的气候环境、生活条件的艰难 , 已经不是美丽的极圈风光 , 可以治愈的了;居住在此的族群 , 需要考虑现实的生存问题 , 而这样一个族群 , 就是因纽特人 , 也是大家所熟悉的爱基斯摩人 。
与南极不同 , 北极即便是气候不宜居 , 但也还有人群居住 , 因纽特人就是这样一个 , 能够适应这种生存环境的族群 。 当然 , 能够在此生存近千年 , 他们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生存之道 。
一、特殊的饮食方式
在寒冷的北极 , 生活在此的因纽特人 , 不仅需要面对极寒的天气 , 还需要应对资源、食物的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 也逐渐形成了因纽特人 , 区别于地球上其他地区、其他人群的生活方式 。
由于气候的寒冷 , 这里植被稀少 , 对于果蔬的种植也简直是难上加难 , 这里的因纽特人只能以肉食为主 , 他们会利用自制的器具 , 捕食附近的海象、鲨鱼、鳕鱼等动物 。
但好在“天然的冰库” , 为易腐的食物提供了低温新鲜的条件 。 由于资源的匮乏、以及零下几十度的低温 , 让因纽特人养成了生吃肉的习惯 , 并逐渐演变成族群的不成文规定 , 认为吃煮熟的食物 , 是一种对自然馈赠的糟蹋 。
二、特殊的居住方式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 , 居住的建筑也要因地制宜;可以说 , 单看一个地区的建筑 , 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当地的气候、人们的生活习惯 。 就像在我国的蒙古地区 , 游牧民族就是搭建蒙古包作为住所 , 而由于降水量不同 , 我国南北方、东西方的屋檐设计也会有所差别 。
而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 , 其居住的传统房屋——雪屋 , 就是利用“就地取材”获得的冰砖、石头等堆砌而成的;这种圆圆屋顶的爱屋子 , 在寒风肆虐的北极圈中 , 能够更好地抵御严寒 。
三、一个“奇葩”的部落 , 让妻子招待客人 , 生出来的孩子集体养!
生活在遥远北极的因纽特人 , 由于远离着现代社会 , 也似乎保留着一些原始婚姻观念 , 即便这样的婚姻观 , 已经早被当代社会所摒弃 , 但却依然影响着因纽特人 。
这种婚姻观念就是一夫多妻制 , 虽然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但这种制度对于因纽特人繁衍后代 , 却是起到重要且关键的作用 。
作为全球人口仅有6万的因纽特 ,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 , 想要确保后代的延续 , 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 , 而面对在严酷条件下 , 可能面临的种族灭亡的危险 , 他们只能依靠一夫多妻制 , 来尽量延续族群的血脉 。
所以 , 因纽特人的这种婚姻观念 , 也就自然导致了 , 他们对于繁衍后代这件事 , 看法与现代社会的很多人 , 会出现明显的冲突:在因纽特人的心中 , 繁衍后代是族群的使命 , 而与爱情无关 。
而为了让家族的发展 , 能有更优质的基因 , 在选择对象的时候 , 也开始注重“选优” , 让更健硕的男性与更年轻的女性结合 , 以便能够留住更好的基因条件 。 除此以外 , 在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时 , 特别是白人群体 , 因纽特人为了能够为家族 , 留下外来客人的优质特性 , 也会愿意让自己的妻子待客 。
对于婚恋关系的开放 , 也让因纽特人保留了原始社会中 , 群体育儿的观念 , 即便是妻子与邻居生下小孩 , 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 因为这里的人 , 认为孩子是大家的 , 所以抚养任何一个小孩 , 都是群体的责任 , 也就不在乎孩子是谁生的了 。
推荐阅读
- 交配时间纪录,有些动物高达十几个小时,有些动物用秒计算
- 近亲结婚有多可怕,幸运的后代是天才,不幸的将后悔一生
- 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
- 为什么说雌狮才是真正的狮王?它们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次丧子之痛?
- 为什么母鸡没有公鸡却能天天下蛋?母鸡:还不是因为人类
- 回交和近亲繁殖一样违反伦理道德,为什么还要让动物回交?
- 自然界中,有没有两个物种产生了不具备生殖隔离的后代的先例?
- 为什么生物进化的方式普遍是繁衍,而不是永生?
- 人类与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都有生殖隔离,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