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载人火箭被质疑技术太老,专家:早脱胎换骨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载人火箭被质疑技术太老,专家:早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载人火箭被质疑技术太老,专家:早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载人火箭被质疑技术太老,专家:早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载人火箭被质疑技术太老,专家:早脱胎换骨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 , 依然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用于载人发射的火箭 , 与众不同的就是它头顶上标志性的“避雷针” , 这让它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脱颖而出 。

但是很多网友质疑中国的载人火箭太老了 , 一些网友甚至非常不客气地表示 , 长征2F载人火箭相当于美俄70年代的技术水平 。
长征二系列 , 早期型号的整体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于大力神II导弹(也译作泰坦 , 59年研制) , 当然随着不断改进和使用可靠性更高 。 可以认为整体达到美苏70年代前期水平
长征2F火箭发展史
的确 , 长征2F火箭自1992年开始研制 , 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系统最复杂的火箭 , 具有发射目标飞行器和载人飞船的两个状态 。
长征2F火箭全长58.343m , 起飞质量 479.8t , 芯级直径 3.35m , 助推器直 径 2.25m , 整流罩最大直径 3.8m 。 火箭的芯 级和助推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 甲肼作为推进剂 。 它可把8t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 350km、倾 角 42.4°~42.7°的轨道 。

1999年11月19日首次发射并成功将中国第一艘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送入太空 。 可谓一型功勋火箭 , 如今已经完成10次“神舟”一飞船和1次 “天宫”目标飞行器的发射任务 , 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 被誉为中国神箭 。
长征2F运载火箭从研制到现在已经30年 , 被如此质疑也是正常的事情 , 但是中国航天专家却表示:长征2F运载火箭早已脱胎换骨 。
长征2F火箭在不断升级
什么意思呢?长征2F火箭由箭体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 统、控制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和附加系统及地面设备系统共 10 个系统组成 。
在过去的23年时间里 , 长征2F运载火箭进行了数十次升级 , 其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火箭可靠性 , 消除薄弱环节 , 研制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 每一处改进 , 都体现了研制人员对可靠性的不懈追求 , 意味着无数次的理论分析、数学仿真和试验验证 。 在这30年的时间里 , 研究人员把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从指标要求的0.97提升到0.997 , 靠逃逸系统保障的航天员安全性评估值已达0.99996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载人火箭一定要具备逃逸系统 , 这样火箭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 , 可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
而逃逸塔启动的其中一个情况是:整流罩分离不成功 。 而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发生是相当罕见的 ,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 , 即使启动了逃逸塔 , 也很难成功实施逃逸 。
为了可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中国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 , 特地增加了一种在原先逃逸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施成功逃逸的设计 。 国外的载人航天火箭就没有中国这样的高要求 , 可以说中国是尽一切力量去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还有神舟八号任务 ,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 , 也标志着中国进入建造空间站的技术验证阶段 。
为此 , 助推器完全重新设计 , 动力系统重新设计 , 控制系统几乎从硬件到软件全部改动 , 遥测系统也进行了改动 , 虽然名字还是叫长征二号F火箭 , 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研制的火箭 。
而在神舟八号之后的长征2F载人火箭 , 摄动制导改为迭代制导 , 摄动制导主要指火箭按照标准弹道飞行 。 迭代制导则是一种自适应制导技术 , 是根据火箭当前的速度、位置以及预估的入轨点 , 不断调整自己的飞行轨迹 。 这样你才可以通过火箭的精确入轨使飞船尽量靠近目标飞行器 。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航天专家表示 , 中国的长征2F载人火箭早已脱胎换骨的原因 。
神舟十五号的长征2F火箭 , 更有技术变化
还有此次发射神舟十五号的遥十五火箭相比上一发遥十四火箭 , 一共有45项的(技术)状态变化 。
比如增加了(火箭)起飞时间偏差的适应性 , 采用这个技术之后 , 可以在它(火箭)的轨道参数里头进行相关的修正 , 自动补偿起飞过程中的时间偏差 , 能够确保入轨的精度 。 另外对火箭的遥测系统发射机 , 还有导航接收机也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升级工作 , 使导航接收机接收卫星的数量能更多 , 精度更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