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究竟是好是坏? 地球即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二 )


当地政府表示将会再派出科考队去科隆群岛上进行寻找 , 若能再找到一只同类的象龟 , 就会让它们进行配对 , 让这种象龟的家族能够再一次回到它们的家园 。
重复进化的白喉秧鸡白喉秧鸡是在印度洋中的小岛屿上发现的一种不能飞的鸟类 , 全身是棕栗色 , 鸟喙下方喉部的羽毛呈亮白色 ,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上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以及附近的岛屿上 。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 , 但在3万年前竟又重新出现在了印度洋上的阿尔达布拉环礁上 , 并一直延续至今 。

并且通过科学家们对白喉秧鸡10万年前的化石和3万年前的化石研究的对比 , 竟然有了另一个更惊人的发现 , 那就是在这两批白喉秧鸡的化石中显示 , 它们都存在向着完全不会飞行的方向进化的痕迹 。
【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究竟是好是坏? 地球即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在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的化石研究中发现起初白喉秧鸡是一种会飞的鸟类 , 但在它们来到阿尔达布拉环礁上后 , 由于当地食物充足且没有天敌 , 让这些白喉秧鸡不用飞行也可获取食物繁衍下去 。
于是这些白喉秧鸡的翅膀逐渐开始退化 , 向着陆行鸟类的方向进化 , 让它们慢慢地成了一种不会飞行只会走动的鸟类 。

但是由于地壳运动 , 海平面上涨 , 整个阿尔达布拉环礁完全被海水淹没 , 而这些已经不会飞的白喉秧鸡也因此灭绝 。
但科学家们在研究它们的化石时却发现有些化石并不是10万年前的 , 而是3万年前的 , 那么这些1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的白喉秧鸡又是怎么出现在3万年前的呢?
经过这些科学家们的仔细分析发现 , 这些白喉秧鸡是在阿尔达布拉环礁被海水淹没 , 又重新出现后才出现在阿尔达布拉环礁上的 , 并且它们和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同属于一个种类 , 并且它们在刚到达阿尔达布拉环礁上的时候竟然也是会飞行的 。

但也同样是因为阿尔达布拉环礁上食物资源充足 , 所以这一批3万年前的白喉秧鸡也同样开始了进化 , 先是逐渐丧失飞行的能力 , 再是在陆地上行走需要用的的腿部及脚踝 , 开始向更方便的方向进化 。
而这个进化方向和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一模一样 , 但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由于遭遇了灭绝危机而中断了这种进化过程 。
没想到几万年后竟又重新开始了这种进化过程 , 这令科学家们感到难以置信 , 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重复进化” , 意思就是一个物种在短短的十几万年间出现了两次进化的情况 , 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白喉秧鸡 , 就是由3万年前的白喉秧鸡进化而来的 。

灭绝生物重新出现是好是坏那么这些灭绝的生物又重新出现 , 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 , 这当然是好事 , 因为物种越多 , 那么这个生物圈就越稳定 。
并且这些重新出现的生物也并不都是真的灭绝后重新出现的 , 因为有的生物只是因为长期没有被人类发现 , 所以才被定义为灭绝 。
但它们极有可能只是在我们人类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繁衍而已 , 然后又被人类发现了踪迹 , 这是绝大多数已经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的原因 。
只有极少部分生物是被确定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灭绝后又重新出现的 , 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 才使得它们重新出现的 , 总的来说 , 被定义为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 , 是一件好事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开启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会真的发生呢?只能说 , 确实有这个可能 。
地球上发生的前五次生物大灭绝分别在奥淘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 , 而灭绝的原因分别是全球气候下降、海洋变动、火山爆发 , 气候突变、氧气减少、和第五次的未知原因 。
而上面所说的这些原因 , 在如今也有发生 , 比如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 全球气候异常 , 夏天特别热 , 冬天特别冷 , 以及日本的富士山可能会火山爆发等等 。
并且这些生物大灭绝都有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每一次灭绝都会有70%~80%左右的物种完全灭绝 。
而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 已经导致不少生物开始灭绝了 , 在人类发展的1000多年中 , 已经灭绝的生物已经占到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10%左右 。

如此迅速的物种灭绝只可能是生物大灭绝的前兆 , 但之所以还没有引起大部分的人注意 , 是因为这个速度相对于人类的寿命来说还算不上迅速 , 但是对于动物们的进化速度来说 , 这个灭绝的趋势已经快的离谱了 , 也许以后 , 我们的子子孙孙将再也看不到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