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孩发生冲突,家长带娃上门道歉,却双双遭殴打?


两男孩发生冲突,家长带娃上门道歉,却双双遭殴打?


江西上饶吴女士的儿子与同学
在学校发生冲突 ,
她带着儿子登门道歉 ,
却遭到对方家长的殴打和谩骂 。
24日下午 ,
吴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
她受了皮外伤 ,
儿子头部、腹部
不同程度受伤 ,
还在医院住院观察 。
目前 , 她已报警处理 。
吴女士向记者介绍 , 她儿子今年8岁 , 在上饶市某学校读二年级 。 23日上午 , 她儿子与另一名男同学在学校起了冲突 。
“两个人先是起了口角 , 后来打起来了 , 都受伤了 。 班上其他同学说 , 不是我儿子先动手的 。 ”吴女士说 , 考虑两个孩子是同班同学 , 两家住的也不算太远 , 学校老师建议她带着孩子登门道歉 , 她也同意了 。
23日晚上 , 孩子放学后 , 吴女士带着儿子来到对方家长开的饭店 , 向对方男孩母亲表达了歉意 。 没想到的是 , 没说两句 , 她们两人便起了冲突 。 “她一直在骂我 , 说着说着就动手了 , 还踢了我儿子一脚 , 没想到她这么疯狂 。 ”吴女士说 , 她登门道歉却遭到如此对待 , 无法理解 。
店里的监控视频显示 , 23日晚上7时许 , 吴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收银台附近 , 与身着深色衣服的女子交谈 。 两人不时用手指指点点 , 情绪激动 , 疑似发生了争执 。
随后 , 深色衣服的女子打了吴女士儿子一巴掌 , 两人随即扭打在一起 。 吴女士的儿子试图拉架 , 却被深色衣服女子击打头部 , 还踹了一脚 。 这时 , 两名男子赶到将两人分开 , 吴女士儿子被打后 , 用双手捂着脸 。

(视频截图)
事后 , 吴女士带儿子到医院治疗并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 。 “我受了皮外伤 , 孩子头部、腹部都有不同程度受伤 , 他一直说头晕 , 医生说要住院观察 。 ”吴女士说 , 事发后 , 对方男孩父亲到医院看望了他们 , 并称是其老婆做得不对 。
据潇湘晨报报道 , 事后 , 对方男孩父亲余先生联系了吴女士称想垫医药费 , 在得知她已经支付后 , 便转账了1万元给了她 , 并表示道歉 。
“打了人 , 轻描淡写一句对不起就算道歉了吗?”对此 , 吴女士表示不能接受 , 她称目前警方已经受理此事 , 正在进行调查 , 她希望能走法律程序 , 让打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
24日下午 , 记者致电上饶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兴园派出所 , 询问案件进展 , 对方称此事情况不便透露 。
处理孩子的纠纷别有“报仇”心态
由于不久前 , 才发生了南京鲁某某因孩子之间打闹受伤 , 上门掌掴幼童、殴打老人的事件 , 江西这一事件也很快地引发了舆论关注 。 无论孩子之间是谁对谁错 , 两人在沟通之中出了什么问题 , 无可辩驳的事实是 , 先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 , 更何况是大人对孩子掌掴 , 有恃强凌弱之嫌 , 失去了理智和分寸 , 给对方和自己的家庭都带来了麻烦和伤害 。 自己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而且 , 被曝光之后 , 全家人更会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 , 只能感叹一句:冲动真的是魔鬼!

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于“家长该如何处理孩子之间打闹”这一话题的争议 。 这确实是一门学问 , 不同年龄的孩子 , 不同性质的打闹 , 处理的方式都不一样 。
有些低龄孩子之间的打闹 , 很难有对错之分 , 经常打着闹着就又和好了 , 没有造成严重伤害的话 , 家长不要过度介入比较好 , 让孩子以孩子的方式去解决 , 去磨合 , 去成长 。
但如果说孩子年龄不算小了 , 或打架打得比较厉害 , 造成了一定人身伤害 , 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 这时候就需要双方家长介入 , 积极联系学校 , 平和理性地沟通 , 主动承担责任 , 该协商的协商 , 该道歉的道歉 , 该赔偿的赔偿 。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道理 , 端正言行 , 不要再用动手的方式来解决争执 。
还有一种情况是 , 打架已经不是简单的打架 , 而发展成为欺负或校园霸凌 , 家长更需要冷静和理智地处理 , 先了解具体情况 , 安抚孩子的身心 , 然后与对方家长协商处理 , 必要时请求学校或警方的帮助 , 后期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和心理辅导 , 千万不可以暴制暴 , 否则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
至关重要的是 , 家长始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 不能把孩子完全当成大人来对待 , 也不能在解决纠纷时 , 过度地掺杂成年人的利益与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