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来看 , 天宫空间站中的工作生活区域大约有50立方米 , 其中不但有基本生活设施 , 还有在轨锻炼设备等 。
反观国际空间站 , 大家的实验区域和生活区域似乎挤在了一起 , 每天睡觉的时候也是窝在狭小的空间当中 。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 ,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航天员 , 精神会不会出现某些问题 。
因此 , 从天宫在这方面所做的创新 , 以及设施的建立和空间的拓展方面 , 都能看出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 , 而非“落后” 。
最后就是空间站的个头越大 , 就越“烧钱”的问题 。
就从国际空间站开始建造时计算 , NASA已经投资了1000亿到1500亿美元来维修保养空间站 。 而中国的天宫相对“迷你” , 在这方面的花费就没有那么多 。
不得不说 , 咱们的“节俭品质”确实是刻在骨子里的 。
实际上 , 天宫只是咱们梦想的开始 , 并不是结束 ,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如今 , 就将其建成国际空间站的规模 , 毕竟在航天科技方面 , 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摸索 。 因此 , 天宫的“相对迷你”其实是符合我国航天事业和国情发展的最好选择 。
对此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曾这样说 , “什么才是更好、更强大的空间站?简单比较没有意义 , 也没有标准答案 。 基于当代的科学技术 , 满足自身需求、契合自身能力……就是我们中国人自主设计、正在建设的空间站 。 ”
在未来 , 我们还会在一代天宫的基础上 , 创造出性能更加优越的二代天宫 。 届时 , 规模方面肯定会进行升级 。
值得一提的是 , 别看如今国际空间站的容载量领先 , 但它已垂垂老矣 。 按理来说 , 它本该早几年前就退役 , 可是却强撑到了现在 。
目前美国认为国际空间站可以撑到2024年 , 不过他们更希望它能撑到2028年 , 为人们建造新的空间站争取更多的时间 。
推荐阅读
- 全身透明会隐身,海中漂流的“果冻”,樽海鞘竟然会导致温室效应
- 水坑边的小住客!却成为陆地最大掠食者的烦恼!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气5秒,人类还能支撑多久?
- 技不如人?美SLS火箭:用了20年前二手发动机,居然还比我们先进
- 美国重回月球,2600吨大火箭上天,飞船要比阿波罗大2.5倍
- 中国要为地球粗暴降温? 1000万吨碳将注入地下, 打脸光说不做国家
- 气溶胶的种种性质从成分上来说,气溶胶的种种性质是什么?
- 太空建筑的奥秘丨筑梦天下
- 戴维斯已经失宠?知情人:他已经不是非卖品,拉文成湖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