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


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


如果说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是天宫空间站建造的“最后一棒” , 那么神舟十五号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人将是中国空间站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 , 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 。

神舟十五号“最老三人组”
我们都讲神舟十四号是“最年轻”也是“最忙的”航天员 , 他们完成了“问天”、“梦天”实验舱的对接与转位 , 送走天舟四号又迎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 三次出舱行走 , 做了大量太空“装修”工作 , 安装和启动和调试多个实验机柜 , 种稻子种菜种花 , 搞了几次太空授课和国际交流 , 还要帮忙收拾整理房间准备迎接新同事......简直是忙死了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工作
即便神舟十四号太空三人组在半年时间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 神十五“最老乘组”上天之后也决不轻松 。
目前已知的消息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将解锁、设置和启动15个科学实验机柜 , 利用这些机柜做40多项科学实验;要启用货物气闸舱、暴露实验平台和机械臂部署舱外载荷 , 做太空暴露实验;还要在半年时间里进行“三到四次”太空行走 , 安装和调试一些设备 , 有可能还要把核心舱上两片巨大的太阳翼拆下来 , 安装到实验舱端头去 。
在“问天”和“梦天”实验舱转位到侧向永久停泊口之后 , 两个舱的舱壁就与核心舱的太阳翼挨得很近 , 这样在空间站飞行的过程中 , 会有一些时间阻挡光线 , 使空间站获取电能打折扣 。 尽管到目前为止实验舱上的两片巨大太阳能电池足够使用 , 但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 , 科学家们将核心舱的太阳翼设计成了可拆卸式 。 到时候由航天员通过舱外太空行走完成转移和安装 。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拆装工作 , 航天员已经在模拟水池中进行了大量模拟试验 , 以确保任务一次成功 。

航天员将把核心舱太阳翼挪到实验舱去
有朋友说 , 在太空是失重环境 , 不管多重的东西都能“轻轻一抓就起来” 。 这是你对力存在误解 。
空间站和飞船在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以大约7.6公里/秒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 , 它的“离心力”与地球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所以我们说空间站上的人和物体都处于“微重力”环境 , 所有东西都是漂浮状态 。 但是 , 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 , 你要想改变一个物体的状态——无论是让它动起来或者停下来——都需要对它施加力 , 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 , 你对它施加的力就越大 , 并且你自己的身体还需要保持平衡 , 这是很难的 。

核心舱与太阳翼
所以航天员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 , 特别强调身体素质和力量的锻炼 。 邓清明就在一次采访中对记者说 , 他从进入航天员大队一直到今天 , 体重一直没变 。 25年过去 , 小伙子变成中年人 , 他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 , 随时准备好为国出征 。 即便像刘洋和王亚平这样的女航天员 , 她们的体能也完全不输男性 , 这都是十几年如一日高强度训练和生活自律的结果 。
相比之下 , 公众也许更关心航天员的“花边消息” , 比如说邓清明会怎样在太空秀书法 , 张陆会不会在“空间站春晚”一展歌喉 。

邓清明书法
【神舟十五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最老乘组”将在太空忙些啥?】实际上 , 我们的航天员向来都是多才多艺的 。 张陆不仅歌唱得好 , 据说也能写出一手好字 。 下边这幅字是航天系统一次书法展上的作品 , 看起来是相当有功底 , 不知道其是否就出自航天员张陆之手 。

张陆书法作品
2022年11月29日 , 神十五飞天 , 让我们共同送上祝福吧!

神舟十五号准备发射

    推荐阅读